【親子之間】學會尊重孩子

閻瑞珍 |2010.11.18
481觀看次
字級

這個月,輪到我當教會裡學齡前兒童的主日學老師,為了鼓勵小朋友能做個誠實、不虛假的人,我找了很多相關的故事和遊戲,也先請三歲的女兒和六歲的兒子配合,在我發問時,若沒有小朋友回答,務必要回答,以免冷場。

另外,我還反覆教他們念禱告詞,希望主日學完畢前的五分鐘,他們能輪流站起來禱告,讓其他小朋友也能渴慕養成禱告的好習慣,因我覺得禱告是個讓自己安靜、反省的好方法,小朋友若有此習慣,一生受用無窮。

主日當天,當我在說故事時,每個孩子的眼睛都閃閃發亮,問問題時,大家也都搶著發言,讓我鬆了一口氣;但散會前,我還是叫兒子和女兒站起來禱告。結果兒子禱告說:「主啊!讓媽媽做一個溫柔的人,不強迫我們背禱告詞。」女兒則是說:「主啊!讓媽媽不要打哥哥,也不要罵我。」

這和我原本要他們說的根本都不一樣,我要他們說的是:「主阿!我要聽爸媽的話,不吵架、不偏食,主日乖乖坐著聽故事,並且做個誠實不虛假的孩子。」等孩子們走遠了,我問他們:「你們為什麼不背平常練習的禱告詞?」他們異口同聲的說:「我們要做誠實的人!」兒子補充說:「照你那樣說,不是騙主耶穌了?因為我和妹妹還是會吵架,也不可能每次都聽你們的話……禱告是要說出我心裡真正希望的事情啊!」

我深深體會到我不夠「尊重孩子」,常以為他們什麼也不懂,訂一套規矩要求他們遵守,表面上看來好像是為他們好,但卻忽略應該要「啟發他們向善的本心」,需要讓孩子發現,向善的實踐過程是很喜悅的事情,而不是勉強或配合大人要求的演出;儒家思想以為,人人都有追求善良的本心,若運用此思想來教導孩子時,是養成孩子自動自發為善、為自己負責;西方幼教泰斗蒙特梭利認為「孩子是大人的導師」,大人需要啟發隱藏在每個孩子身上的天賦,所以我們在教導孩子時,必須讓他們真實面對自己、了解自己。總合的說,其實就是要學會「尊重孩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