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月淨無瑕,澄淨而清明,滅於再生欲,是謂婆羅門。」
———《法句經》
佛陀住世時,有個名叫旃多婆的婆羅門青年,因前世布施圓形栴檀香之功德,今生能在肚臍周圍發出月光般的光芒。青年的父親到處宣傳自己兒子的特異之處,許多人因此結伴前來「朝聖」,這些人來到了佛陀所在的舍衛城,看見一大清早就帶著供品去禮拜佛陀的人們,於是便把旃多婆身上的奇異現象告訴他們,可是誰也不相信。
據說,這對父子為了與佛陀一較高低,便到佛陀住處去,而佛陀已知道父子倆的來意,遂以神通熄去旃多婆肚臍周圍的光芒。旃多婆走向佛陀時光芒盡失,但一走到外面肚臍又馬上恢復光芒,為了學習佛陀的這種神通,旃多婆決定在佛陀的僧團出家。
久而久之,旃多婆漸漸找到了真正修行人應有之心態,最終證得阿羅漢果,如今,旃多婆已不再是僅僅擁有肚臍周圍發光神通的人,而是一名真正覺悟的修行人,發出更耀眼的光芒。旃多婆向眾人宣布:自己已不再是那種用形象上的光芒,來迷惑大眾的人。對此,佛陀稱讚他「如月淨無瑕,澄淨而清明,滅於再生欲」。
佛陀在世時,還有個頗有名氣的獨身修行者—摩犍提梵志。他死後,其弟子舉其屍遊行城市中多人處,並唱言:「若有眼見摩犍提屍者,是人皆得清淨道,何況禮拜供養者?」。街上許多人信其言,爭相供養,引起轟動。
佛陀聽聞此事後,為弟子說了以下偈語:「小人眼見求清淨,如是無智無實道。諸結煩惱滿心中,云何眼見得淨道 ?」說明那些人是何等愚昧。
那些對人生缺乏正確價值觀的人們總是沒有主見,盲目地隨波逐流。佛陀對於「神通」、「奇蹟」之類的東西是十分警惕的,佛陀並非無法大顯神通、示現奇蹟,但他認為,神通只會迷惑對方,除此之外毫無意義。因此,佛陀教導我們,應徹底地以智慧對自我進行省察,以此邁向真理之路。
儘管佛陀如此殷切教誨,但世上被虛妄現象牽引的人卻多得令人意外,就連在佛教界內部,也能看到許多人被不真實的現象牽著鼻子走。旃多婆將自己身上出現的神祕現象拋諸腦後,修習並證得真正的智慧,因而獲得佛陀稱讚他是像月光般照耀四方的修行人。
但願愈來愈多的佛弟子不執著於虛妄現象,以報答佛陀教導我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