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喧騰一時的連鎖速食店油品含砷、BB霜含螢光劑事件,由於檢舉單位與業者均宣稱持有實驗檢驗合格的報告,令民眾既恐慌又摸不清真相,衛生署正推動「實驗室認證標章」,強調檢驗的項目以及數據應有品質認證,如同有大卡車駕照才能駕駛大卡車,目前已有七十三家實驗室、六百五十二個檢驗品項通過認證。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簡俊生表示,民眾對於食品與化粧品的安全事件,最想問的問題就是:「檢驗是否合格?」然而檢驗是一件複雜的事,如何取樣?檢驗程序是否符合國際標準?都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並非拿出所謂的檢驗報告就可取信於人。
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希望全台三百六十多家來自政府、財團法人、製造業、學校、民間以及醫院的實驗室,都能接受這項依據國際實驗室認證規範的認證,認證範圍分為食品、藥物化粧品以及濫用藥物尿液檢驗三大領域;相關名單公布在下列網頁:http://www.fda.gov.tw/業務專區/實驗室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