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繼「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糖高宗」後,因棉花價格飆高,「棉花掌」也正流行,反映當前大陸人對吃穿用品漲價的調侃。
以產棉大省山東為例,去年九月以來,籽棉收購價格一路上揚,從每公斤人民幣六元上漲到今年五月初的每公斤八點三元,超過了二○○三年每公斤七點二元的歷史最高價位,創一九四九年以來德州市的歷史新高。
德棉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傳波指出,受此影響,從去年九月至今,細絨棉每噸價格上漲人民幣五千元左右,長絨棉每噸上漲人民幣一萬兩千元至一萬四千元,漲幅達到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企業承受較大成本壓力。
《新華社》報導,大陸今年的棉紗價格由每噸人民幣一萬九千元,漲到每噸人民幣三萬七千元(約新台幣十六萬七千元),漲了將近一倍。生產廠家現在普遍處於觀望狀態,不再像以前那樣保持大量庫存,而是進一批棉紗就生產一批產品。
隨著棉花價格上漲,成衣、毛巾、內衣、床單等紡織品價格也都漲價,整體而言,這些民生用品的價格已經漲了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由於物價上漲壓力加大,大陸十月份的物價指數(CPI)成長百分之四點四,當局坦承,若要實現全年價格調控(CPI上漲百分之三左右)的預期目標,必須付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