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失意 造就婚紗女王王薇薇

整理報導/編輯李甄彥 |2010.11.13
673觀看次
字級

在美國,有這樣一句流行語︰「未婚女人想要一套Vera Wang婚紗,離婚女人想念那套Vera Wang婚紗,再婚女人慶幸可再擁有一套Vera Wang婚紗」,可見Vera Wang婚紗,在美國女人心中的分量。

顧客全是名媛明星

現年六十一歲的華裔時尚設計師王薇薇(Vera Wang),素有「婚紗女王」的封號,是美國時尚界的重量級人物。她曾被美國《新聞周刊》選為全球十五位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她的婚紗價格不菲,平均一套禮服在六千美元(約台幣十八萬多元)到一萬兩千美元(約台幣三十六萬兩千多元)之間,但照樣讓人趨之若鶩;此外,眾多好萊塢影星和政商界名流,都曾穿過她設計的服裝。以婚紗而言,近期最有名的就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女兒雀兒喜,出嫁時穿的正是Vera Wang婚紗(要價約台幣九十萬元);此外像是莎朗史東、烏瑪舒曼、維多利亞‧貝克漢等,都是她的客戶。在亞洲,Vera Wang婚紗更見證了劉嘉玲、梁靜茹,韓國女星金南珠、沈銀河及新加坡藝人范文芳等的重要時刻。

為什麼名媛們都是這麼愛Vera Wang婚紗呢?時尚評論說,王薇薇的婚紗設計,整體上簡潔大方,細節上則柔美俐落,一套Vera Wang婚紗,就如同一顆Tiffany的六爪鑽戒一樣,象徵著神聖珍貴的愛情承諾。王薇薇在時裝界如此聲名顯赫,但其實她是半路出家的。

溜冰夢碎改抱時尚

王薇薇一九四九年出生於紐約曼哈頓上東區的富裕華裔家庭,父親王澄清畢業於燕京大學,後到麻省理工學院深造,是美國森美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母親吳赤芳為將門之後,曾在聯合國任翻譯,父母於四○年代從上海移民到美國。她自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大學畢業前,就讀過芭蕾舞學校及到法國遊學。

王薇薇坦承,涉足時裝界純粹是「半路出家」,她少年時代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溜冰健將。她七歲時就迷上了溜冰,並曾多次獲得美國青少年花式溜冰冠軍,並登上一九六八年一月號的《體育畫報》美國版(Sports Illustrated),十九歲時,王薇薇參加全美國家溜冰比賽,可惜未能入選國家隊,從此離開溜冰界。

她曾在紐約布朗士的莎拉勞倫斯學院攻讀藝術史,隨後和父母移居巴黎。期間,母親經常帶她出席各種時裝發表會,這使得王薇薇想當一名服裝設計師的念頭,開始萌芽,最後她決定回紐約攻讀服裝設計。回到紐約的那年夏天,王薇薇在紐約麥迪遜大道上的聖羅蘭精品店打工,認識了著名時尚雜誌Vogue的編輯史坦,大學畢業後她馬上進入該雜誌工作。

回憶起在Vogue工作的日子,王薇薇覺得那是個極具吸引力的地方,高品質的工作環境,給她帶來寬廣的眼界與見識。在那裡工作沒多久,二十三歲的王薇薇就晉身資深編輯,成為該雜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編輯之一。

一九八五年,在Vogue工作十六年後,王薇薇因為申請主編一職被拒而離開,該職位後來被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獲得。然而,在Vogue的受挫,卻促成了王薇薇創業的成功。一九八八年,王薇薇加入世界名牌拉夫

‧勞倫(Ralph Lauren),當上配件的設計總監,總管十三條配件系列。

自己下海設計婚紗

一九八九年,她與相識多年的高爾夫球商貝克(Arthur Becker)結婚,婚禮邀請了各界名流共四百多人。可是她找遍美國各大婚紗店,卻挑不到一件令自己滿意的婚紗。一氣之下,她決定親自設計,一邊找裁縫合作,花了一萬美元才製造出心中理想的新娘禮服,結果在婚禮上一鳴驚人。

一九九○年,王薇薇以家族贊助的四百萬美元資金,在曼哈頓開設了第一家婚紗店,專門訂做高價位新娘婚紗禮服,並以現代、簡單、尊貴的設計風格,逐漸在上流社會打響名號。對於婚紗,王薇薇有獨到的見解。她曾說:「為女人設計服裝,你的角色應該部分是精神醫生,部分是母親。」由此可見她的用心。

若不是當年溜冰夢碎,競當Vogue主編落選,婚禮時又為找不到合適的婚紗發愁……可能就不會有如今贏得「婚紗女王」美譽的王薇薇,而早年的經歷她也沒有荒廢。她曾說:「早年舞蹈和花式溜冰的經歷讓我受益匪淺,我在設計服裝的時候,總想著女人穿著它運動時的樣子。我做一件婚紗,是要讓新娘能穿著它翩翩起舞。實用,但一樣好看,是我的宗旨。」此外,她後來也為美國著名花式溜冰健將南西卡瑞甘(Nancy Kerrigan)和關穎珊(Michelle Kwan)設計奧運參賽服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