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秋天的書籤

潘姝苗 |2010.11.10
1448觀看次
字級


翻檢往年的書本,偶爾掉落下幾枚乾枯的樹葉,銀杏、楓葉、還有些已叫不出名字。焦脆的葉片被風乾了汁液,已不見色彩,卻能隱約看見那個淡眉素衣的自己,或爬山涉水,或是在校園某個角落,正驚喜雀躍、惆悵莫名地一路行走,一路拾取。

轉眼時序已近立秋,一場秋雨一場寒,微涼的雨平復了一夏的燥熱,充斥耳膜的蟬鳴也將屏聲息氣。一年四季,我獨愛秋天。「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遊氛,天高肅景澈……」是陶淵明詩裡的秋色。輕聲吟哦,有絲絲的涼,颯颯的爽。「池蓮翻罷葉,霜筱生寒條。端坐彌茲漏,離憂積此宵。」這是蕭綱的〈秋夜〉。歲月裡的秋,如在月上中天時,去往荷塘清風處,聽哀音似訴的秋蟲,逼著你數一粒粒傷心往事。「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自歐陽修之後,「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的歌賦不免令人感懷。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靜坐如斯,頓生對萬物生靈惺惺相惜之情。據說蟬的蛻變,自卵生到破土,需要三到七年、甚至十七年的時間積蓄力量,默默生長,直到有朝一日綻開牠嘹喨的歌喉。以十七年蛻變來換一季的嘶鳴,這樣的夏聲應如天籟,讓人聽出泣血的悲壯。「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生命何嘗不是這樣慢慢舒展的呢?

像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我們都已長大成人,儘管不似夢境裡的水晶世界。所謂家園,就是早出晚歸,各自忙碌後,能和丈夫孩子居於一隅,哪怕你長我短,嚼嘴碰牙;哪怕髒衣亂櫥,忙無寧日;日子在這樣的瑣碎雜拌裡才活色生香,滋味悠長。喜歡藤蔓一樣無理糾纏,把冗長繁複的日子化作繞指柔;喜歡唱:「傳說月圓有種力量,能讓寂寞的人不憂傷」。現實已然如此孤獨,唯有在一滴淚、一瓣花裡寄託情思,不讓心血乾枯,才能讓心圓熟,獲得成長的力量。

站在歲月的山坡回頭望,青春憑著她那特有的重量,驅散了人生路上的陰霾或榮華,盈盈地站到你面前。舊人與舊事,僅僅閃了個影就撒手而去。我相信生活是有軌跡的,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片葉子,能帶走的,只有你與生俱來的血脈。在草木面前,一顆飽染風霜歷經愁苦的心,難道不是柔軟的慈悲?能在惆悵裡褪盡姿色,安然隱去的生命,還有什麼難以釋懷的麼?

以觀察的角度去擷取人生的標本,田野鄉間的每一寸綠都值得我們珍愛。現代人步履匆匆,除了忙碌,並不確知自己能獲得什麼。歲月的美也許就在於其流逝,好比春生於泥,秋歸於土的葉片,朵朵都是境界。我願做手持丹青的畫師,從一片葉子開始描摹秋天,繪製藏有圓缺的光陰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