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政策就脫口罵 選舉文化使然 容易不理性 唾棄語言暴力 才能實現真民主
「搶救台灣行動聯盟」前天在台中市舉辦巡迴演講,電視名嘴鄭弘儀助講時,批評執政黨,還爆粗口,引起各界議論;鄭弘儀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是對政策不滿,並非對人,但講髒話就是不對,向馬總統及社會公開道歉。

知恥近乎勇,鄭弘儀既然道歉,社會應可接受。但可以討論的是,為何民進黨及支持者容易爆粗口?
民進黨出身街頭,擅長群眾運動,但公眾集會場所也令人容易失去理性。心理學有研究,在一個群眾集會場所,由於人與人的近距離接觸,身體鄰近、呼吸相聞,就容易受到情緒感染。
台上演講者受群眾的鼓譟,容易出現不理性行為,這應是鄭弘儀爆粗口的原因之一;而鄭弘儀爆粗口後,台下群眾「一呼百諾」,跟著爆粗口,也是一種盲目的「從眾行為」。
而且,選舉也容易讓人失去理性,但為何「非綠營人士」集會的場所,不會爆粗口?
鄭弘儀說,會說出「不適當的話」,是因為不滿馬總統的政策不當等。即使對政府的施政不滿而批評,也不必爆粗口吧,看看美國的期中選舉,共和黨贏得多數支持,也是對政府不滿,而得到選民支持,但選舉期間,共和黨人士可曾爆粗口?這才是真民主。
因此,選舉未必讓人失去理性,而是選舉文化的問題,政治環境使人格扭曲,這種情況已發生多次,大都是道歉了事,但仍陸續發生類似風波,若民眾不唾棄語言暴力,理性問政、造勢真有如鏡花水月,只是無法實現的理想。
賴士康(高雄市/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