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不只大人瘋 娃兒也迷

整理報導/編輯吳佳珍  |2010.11.07
445觀看次
字級

就像成年人很難做到放下手中的iPhone一樣,如今iPhone也成了許多一歲到三歲幼兒的首選玩具,一如他們喜愛的填充動物玩偶。這一現象正引起部分兒童發展專家的注意。

娜塔莎住在美國亞特蘭大,她還記得女兒凱爾絲兩歲時,第一次拿起iPhone時的情景:「她按下按鍵,它亮了起來。我還記得她的眼神,彷彿在說『哇塞』!」凱爾絲很快就對iPhone認真起來,她會主動跟爸媽要,要不到就哭鬧。

簡單好玩 愛不釋手

《紐約時報》報導,蘋果公司設計並生產iPhone,經營成功主要是因為產品簡單又合乎直覺,即使對科技無所適從的成年人也知道如何使用,精明的小孩當然會有樣學樣。輕按螢幕上的圖像,奇妙的事便會發生,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趣?

市面上許多iPhone應用程式,直接針對學齡前兒童設計,有的還貼上「具教育性」標籤。例如,「學步幼兒趣味挑戰題:形狀」(Toddler Teasers : Shapes),要求小孩按圓圈、正方形或三角形;或是播出世界各地動物園影像的「口袋動物園」(Pocket Zoo)。

另外還有各種「快閃字卡」(flash cards)教導孩子閱讀及拼字,以及最新推出的「我要用小馬桶」(iGo Potty),自動播放的手機語音,會提醒學步小孩「噓噓」時間到了。

標榜教育 專家存疑

然而,除了擔心不慎摔壞之外,許多與小孩「共用」iPhone的父母,還抱著揮之不去的罪惡感。他們懷疑它是否真的是一種教育工具,或者只是有如電視的被動式娛樂。美國小兒科學會多年來一直建議為人父母者,在孩子滿兩歲之前不要讓他們看電視。

該學會成員、小兒科醫師歐吉菲表示,學會不斷試著將最新科技納入評估,他們目前認為,這類手機與電視並無不同。

吉兒住在華府郊區,有一對三歲及八歲的女兒。她認為,在字彙、閱讀、拼字方面,小女兒表現的比姊姊同年齡時要好,這必須歸功於iPhone與iPad。她表示,透過一款拼字應用程式,小女兒已學會拼出starlight、fireworks之類的複合字。

盯著不放 體驗受限

然而,科羅拉多州韋爾市的教育心理學家希利卻認為,父母如果認為拼字程式對學齡前兒童有教育功能,事實上是根本不懂大腦如何發育的。

她說:「這時候他們需要的是全身運動,學習如何操作各種物品。不是因為排出『cat』這三個字母而學會閱讀,而是透過了解及聆聽來學習閱讀。」

住在芝加哥的凱莉每每在趕著出門時,叫不動正在看電視「米奇妙妙屋」的兩歲兒子布雷迪。凱莉於是使出「終極法寶」iPhone,布雷迪總算起身出發,一路上隨著螢幕上的音樂快樂唱和。

對此,哥倫比亞大學幼兒發育中心主任柯蘭認為,這種年紀的幼兒充滿好奇心,如果與父母外出時一直全神貫注於iPhone螢幕,親身去體驗更廣大世界的能力勢必會受到限制,對於將來發展恐怕是一大損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