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星雲大師佛教聖歌巡迴音樂會,由人間音緣梵樂團演奏,各地佛光合唱團唱出佛光人譗用音聲弘法豃的感動和虔誠。圖為台北佛光合唱團演唱。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左起)、台北市民政局長黃呂錦茹、第一代歌詠隊員陳白雪,都聽得意猶未盡。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星雲大師佛教聖歌巡迴音樂會│一九五三之歌」全台公演,昨天巡迴至佛光山台北道場,吸引逾千位民眾聆聽。大師創辦第一支歌詠隊的隊員、現年七十一歲的陳白雪說:「好感動!」台北市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表示:「曲目安排精妙,就像闡述人生面臨的種種心境,都是我曾經有過的迷惘。」
佛光人唱出感動虔誠
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星雲大師佛教聖歌巡迴音樂會,以人間音緣梵樂團演奏為主,各地佛光合唱團唱出各縣市佛光人「用音聲弘法」的感動和虔誠;昨天,台北佛光合唱團表演六首膾炙人口的曲目,嘉義圓福佛光合唱團團長張建宇獨唱,以及國內梆笛大師侯廣宇獨奏,台北曲藝團用相聲的方式述說歌唱能改變人的一生,讓音樂會除了感動,讓人陶醉,還充滿力量。
人間音緣梵樂團演奏〈奪豐收〉揭開序幕,隨後台北佛光合唱團莊嚴唱出〈鐘聲一曲〉:「老頭陀的歌唱,干戈永息,甲馬休征,勝敗傷亡,俱生西方。」接著氣氛轉變,「長嘆我人死死生生,百年後誰是自家……四野晚風切切,悲音動塵沙。」然後是〈觀音靈感歌〉、〈甘露歌〉,到「有信心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的〈信心門之歌〉,與會者起立鼓掌,場面壯觀。
人生凡事都有歌可唱
張建宇獨唱〈祈求〉和〈西方〉:「憶往事罪業深重,怎不悲傷。」、「人生像一個盲者,徘徊在歧途上,聰明的人兒想一想,我們的歸宿在何方。」歌聲悲切沉重,態度虔敬,聽眾也情不自禁地唱和;台北曲藝團以對口相聲,道出歌唱的妙處:「起床、做飯、結婚、辦喪事都有歌可唱,歌唱能弘揚佛法、提升氣質、改善生活,還能改變一生!」聽眾聽得津津有味。
梵樂團會長慈容法師說,其實佛樂一直存在,人的虔誠、懺悔、念佛的心聲都是佛音,人間音緣梵樂團和台北佛光合唱團用不同方式呈現佛音,感覺更深刻。
唱出大師不變的信念
第二次與梵樂團合作的台北佛光合唱團長洪信助說,這次唱一九五三年的老歌,除了回味當時情境,還要傳達星雲大師五十七年來始終如一的信念,那是佛教歷史上的輝煌,也象徵佛光山不變的信念。昔日第一代青年歌詠隊的隊員、七十一歲的陳白雪等人,隔了五十多年,再次回味年輕時佛音,直說好感動。
節目最後安排青年六重奏和侯廣宇梆笛獨奏,把音樂情境拉到眾人眼前,讓沉浸在樂音中的聽眾,睜大雙眼,想看仔細究竟是怎麼樣的音樂大師,能把笛子吹得像「3D電影」,演奏完滿場歡呼。在安可聲中,以佛光山之歌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