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指考九考科,大考中心共接獲一百二十四封信件對已公布的正確答案提出疑義,最後決定都不送分。疑義前三名的考科分別是歷史、地理、生物。歷史科收到四十三封信最多,整理出十九題疑義題。不少人反映今年歷史非選擇題命題太難,取材有城鄉差距。
大考中心副主任李鍾元表示,今年每一科都接獲疑義題,以歷史科四十三封信件最多,共提出十九題爭議題,其次是地理二十三件十六題,生物科十八件十三題。爭議最少的是物理科,只有三件。
大考中心已邀集多位大學教授、高中老師討論研究,最後都不更改答案。
李鍾元指出,歷史疑義題集中在非選擇題,三個大題共有五小題接獲疑義申請,多封信件反映今年歷史考題命題創新,但難度太高,有城鄉差距的疑慮,尤其是第二大題台灣文學命題,分別引用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姜貴「旋風」、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三篇作品,要考生根據文摘歸類作品風格、時間順序排列、寫出社會脈動意涵,偏遠地區考生可能不易作答。
大考中心指出,歷史非選第一題C小題、第二題B小題、第三題三個小題都有人提出疑義,每一小題配分都兩分,民眾認為的質疑答案不對,都不送分。
大考中心今年首度找高中老師入闈,協助歷史、地理科審題,避免題目太難、一綱多本相關問題,但今年這兩科疑義題最多,歷史比去年多四題、地理多六題,大考中心表示,會根據疑義研究,分析是命題敘述的疑義、或考題取材的疑義,再和命題顧問討論。
生物科今年補教業、全教會老師提出的疑義題最多,大考中心說,今年有十八封疑義信件,共十三題,答案都沒有疑慮,除了已經公布的第二十九題有兩個答案,其他答案都沒有錯誤。
李鍾元表示,十九日成績單寄發作業完成後,大考中心中會針對提出疑義的民眾,一一以信件回覆該題答案維持不變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