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最近以專題報導台灣的軟實力,評價頗高,認為台灣政府與民間近年全力推動軟實力外交,已讓世界看見台灣。在面對大陸崛起之際,這項來自知名國際媒體的報導,是對台灣的肯定;政府與國人應更重視發展軟實力,讓台灣以另一種型態在世界發光。
「軟實力」意指在傳統的軍事和經濟力量之外,以文化形塑一國的特有價值,並以此獲得國際的重視,成為一國的國際形象標誌。
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吳季剛和古又文在國際服裝時尚界打下一片天;王健民、曾雅妮、郭泓志、林書豪等新一任運動明星各自在不同的運動項目出人頭地;以獨特嗓音在美國大出風頭的林育群成為與英國蘇珊並駕齊名的素人歌手。而獲《時代》雜誌選為百大影響力人物的賣菜阿嬤陳樹菊,更是只有付出、沒有任何商業獲利的小人物,但她的善行感動國內外無數人心。
政府部門的努力也獲得BBC的肯定,總統夫人周美青多次出國拚外交的傑出表現;新聞局資助的電影《一頁台北》在今年的柏林影展獲獨立製片的最佳亞洲電影大獎。
這篇報導中沒有提到的教育領域,台灣的表現更是搶眼。歷年來,已經有許多位高中生代表台灣參加國際奧林匹亞學術競賽,在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四個領域抱回金牌。參賽學生在數學上的卓越表現,更讓美國教育主管單位派員來台考察,要參考台灣的數學教材與教法。
今年九月,一個由台灣人設計的網頁,被美國國務院官方網站選為永久保留作品,這項榮譽是由台中明道中學一群學生創下。他們參加美國國務院舉辦的「外交之門」網頁競賽,以「無聲的海嘯—糧食危機」為主題設計的網頁作品,得到了最高榮譽的白金首獎!
這些「軟實力」英雄,絕大部分是在台灣各角落自行發芽成長的小人物,在他們成名前,沒有任何人注意到他們,他們也鮮少得到政府或社會資源的挹助。他們個人的付出與結果,卻給台灣帶來無上的榮譽與國際知名度。
即將開幕的國際花卉博覽會,更是一個展現台灣花卉、農業、影音與電腦科技、綠建築節能設計的國際展場,是台灣百年來唯一取得主辦權的最大型國際博覽會,不幸的是,這場美麗的軟實力展現,卻被操作成選戰祭品!
台灣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外交也難以施展,獨支大廈的經濟發展更存在轉型問題。但最強大的軟實力,應該是民間充沛的活動、不服輸的拚勁與令人驚嘆的創意。盼執政黨拿出真正的誠意與具體做法,培養軟實力的硬底子,讓創意成為產業。在野黨也要給默默耕耘的人多一點成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