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團隊花三年時間,利用醣晶片技術,首次研發出只要利用少許唾液,幾分鐘內就能偵測流感類型的方法,未來在面對突變流感病毒大爆發的危機時,增添防疫利器。
這個研究團隊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和助研究員吳宗益領軍。吳宗益表示,這種最新的流感檢測方法已有公司洽談技轉,最快五年後上市,價格有可能比現行功能較差的流感快篩試劑便宜。
去年流感爆發,由於克流感藥物不足,所以利用快篩試劑從各種類型流感患者中篩選出真正需要克流感的人。吳宗益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快篩試劑,主要是偵測流感病毒上的特定蛋白質,但只能分辨出「是A型或非A型流感」。利用醣晶片技術的新方法,能更細分出「A型亞種病毒」、「新流感H1N1」,或「禽流感」;未來若有突變的流感病毒,也能立刻建立新篩選試劑。
醣晶片是設計合成出各種醣分子,放在玻璃材質的生物晶片上,然後和檢體接觸。醣晶片流感快篩原理,是由於流感病毒進入人體,會接觸細胞表面的醣分子,不同流感病毒會與不同結構的醣分子結合;觀察病毒與什麼結構的醣分子結合,就可以判定得了哪一型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