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新編文集《高處眼亮》昨天出版,集結林懷民近四十年來的十五篇新作與十二篇舊作,記錄他三十多年學習舞蹈的心得,以及雲門舞集的開始、成就,並透露出他在不同時期的執迷、探索與啟蒙,內容從藝術、生活到傳承、文化,是林懷民舞蹈歲月的告白。
昨日新書發表會上,林懷民邀請好友胡德夫、嚴長壽、王榮文同台,暢談過去歲月。胡德夫強調,他在書中看到「凡夫」、「走卒」等偉大人民的圖像,最令他感動。「林懷民的價值是累積出來的,不是憑空而來。」嚴長壽盛讚林懷民是「台灣重要文化標竿」,他帶領雲門走過台灣許多重要時刻,展現從過去到現在,許多文化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努力耕耘的成果。
林懷民回想一九七四年剛創立雲門舞集時,當時創辦「遠景出版社」的王榮文,一心想為雲門賣票,可是當時賣票程序很複雜,每張票都需要政府單位蓋章,不知如何處理票務的林懷民,常讓王榮文虧錢,林懷民昨天也藉機感謝王榮文,當年不與他計較,默認虧損。
「《高處眼亮》也是我要獻給戲劇學者俞大綱的一本書」,林懷民真情的念著書中「館前路四十號」一文,可以顯見俞大綱對他的影響。林懷民談到,俞大綱當年總以「剛好多了一張票」為由,帶他看京劇,替他講解背後的文化意涵,更在雲門的作品受到質疑時,撰文評析雲門舞作並表達肯定。
林懷民表示,回首走過的歲月,一路上有很多人幫助他,除了出席的三位好友外,還有像是瑪莎‧葛蘭姆、巴蘭欽、侯孝賢等藝術家,都帶給他重大啟蒙。
「這是一本勵志的書,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觸動年輕人,引發他們再創造出新的夢想與憧憬。」林懷民深切感慨,台灣是一個不累積的社會,習慣跟著流行,沒有傳承累積。林懷民希望能讓年輕人知道何謂「累積」,也想提醒他們,「現在頭髮白的那些人,也年輕過、也作夢,大家要勇敢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