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文創台鹽」鹽雕藝術展昨天在屏東美術館展出,藝術家羅廣維不僅用鹽巴雕出一顆溫潤如玉的翠玉白菜,更用鹽雕重現圓明園的十二獸首,件件栩栩如生,昨天的開展儀式,文化處同時邀請縣內大專院校文創相關科系的老師一起參與,文化處長徐芬春表示,希望從台鹽開始,讓更多民眾看到更多文創的成果。
「鹽巴絕不僅僅能調味而已」,台鹽董事長洪璽曜近年推廣文創台鹽,利用通霄海鹽的粒度與純度,突破濕度控制的技術,成功提升鹽雕技術,光是「翠玉白菜」的精緻,就打動許多人,成為台鹽行銷的「秘密武器」。
「我用過碳、銅、琉璃等媒材,就屬鹽巴最難搞。」從事雕刻二十多年的羅廣維強調,「鹽巴易溶損、不易成形」是在雕刻中最容易遇到的困難,經過三年多的研發,羅廣維歷經炒鹽、烤鹽、拌鹽再塑形的過程,才慢突破鹽雕的限制,現在的作品不但可以長時間保存,而且不怕水。
這次的鹽雕作品除了搶眼的翠玉白菜、風獅爺外,仿圓明園的十二獸首鹽燈,也引人注目。
羅廣維表示,今年是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一百五十周年,十二獸首仍有部分不知去向,他蒐集相關資料,重現十二獸首造型,每座獸首還加裝台灣的LED燈,讓獸首更顯台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