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在立答詢時表示,興建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做的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事,完工啟用後,初步構想不排除把第一航廈轉型為低價航空專用航廈,或是轉為其他商業用途。
毛治國表示,兩岸通航後,台灣又出現成為航運中心的機會,應該加以把握,興建第三航廈就是為打造桃園國際機場成為亞洲樞紐機場,「不是以國人進出為主,若那樣的話,台灣的機場就沒有機會了」,一定要吸引轉機客,交通部現在要因應的是二○一八年後的需求。
毛治國表示,第三航廈完工後的運量是二千七百萬人次,等第三航廈啟用後,交通部會針對一、二、三航廈的功能重新做分工,調整航廈分工,交通部內部曾經討論過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排除未來第一航廈轉為低價或廉價航空使用,或是轉為其他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