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
作者:李豐
出版:原水文化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是生在承平的時代,還是戰亂的時代;是生在強盛的國家,還是衰弱的國家;是生在富裕的家庭,還是貧窮的家庭,都是由不得自己。連自己是美,是醜;是強壯,是軟弱;是聰明,是愚笨,也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但既然生下來,就希望能健康、快樂、平安、順遂,充實圓滿的過一生。一個人能否了無遺憾的過一生,就看能不能處理好有生之年必須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生存問題:既然人生是要活,促進健康最為首要。要維持和促進生理和心理健康,不但複雜,且會隨著環境的改變和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變化。有了健康,還要知道如何避免危險,但什麼事、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會有危險,不是只憑常識就可以逃避的。
第二個問題是生活問題:食、衣、住、行、育、樂,都是生活必須面對的問題。生活問題也是一個發展性的問題,一個人年輕時學會的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未能與時俱進,繼續更新與調整,很快的就不能適應。
第三個問題是人際問題:人際關係是最難處理、最變化多端的。因為自己和接觸的人都是不斷成長的,相互間的關係是變動的;欲求人際和諧,從與人相處到經營美滿的共同生活,並從中享受到溫情樂趣,更是困難的問題。
第四個問題是資源取得的問題:欲滿足生命過程中所需要的、所願望的,要靠資源。資源是一個人在有經濟活動能力期間,以自己的智慧與勞力服務社會,所換取到的經濟性報酬。工作時有所得,所得減去消費是儲蓄;有所得時要消費,沒有所得時,仍然要消費。怎樣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有所得,知道怎樣消費才是正當,才能有儲蓄以供往後沒所得時之需,是隨時都要關注的;即使能力求精進,謹慎處理,還不一定能解決得了問題。
第五個問題是如何追求生命的深一層意義:要使這一生充實圓滿,不致虛度,了無遺憾的告別現世問題。我們可能沒有萬貫家財,沒有顯赫地位,但是如果我們安於樸實純淨的生活,不存能力所不及的欲望,不與人做無謂的比較,其實我們是不缺的,不缺就是富裕。
在有生之年,我們以開闊寬容的精神,謙遜尊敬的態度,對人處世;從關心自己,避免造成別人麻煩為起點,去關心他人,並由近而遠,擴大至關心眾生,以至無生命之環境。我們依循自然率,堅持原則,不違初衷,努力精進,日有所長。最後以喜樂之心,告別這個給我們溫暖、喜樂,讓我們有機會貢獻己力,讓我們自覺有用的社會。
李豐醫師的這本書,教我們學會處理人生所必須面對的五大問題,解決這些似熟悉卻陌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