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以為花

文/地兒 圖/李光裕 印象畫廊 |2010.10.14
3159觀看次
字級


三歲的女兒突然停下小腳,面朝大殿一角,捏起手指。喊她也不應。原來在模仿羅漢的手勢。

那笨拙、天真的姿態,令我微微笑了。不由童心大發,陪著她,一尊尊地捏手指。大雄寶殿、觀音殿、彌勒殿,一直捏到鐘鼓樓。女兒才笑著,奔向廣場,和脖子一伸一縮,咕咕覓食的鴿子們玩。

香山寺斑駁的古塔,長影斜地。悠長悠長的佛號,在庭院徘徊。婆娑樹影下,回眸望去,彷彿第一次發現,無論是佛陀、菩薩,還是羅漢、天王,都捏著手,擺出各種手勢,無聲靜立斜陽。

那就是手印。

接觸手印很久了。十七歲學佛時,在北京,第一位佛學老師,氣宇軒昂的潛修者,把紅的橘子,紫的葡萄,放在如雪的觀音菩薩手中,然後,教給了我第一個手印———定印。後來,他又寄給我一本書。翻過合掌而立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彩像,是所有手印的匯總。菩薩腕戴花蔓,十指輕彈,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一直不懂修持時,為何總要把十指纏來繞去,因為有些手印還挺難結。有說,那如同電視天線,是接收宇宙資訊的工具;有說,十指通各種經絡,不同的連結,貫通相應氣脈,有助於身心調整,淡定。很開眼界,但一直懵懂難決。手印只管學,疑惑照樣存。五柳先生的「好讀書而不求甚解」,是小小心中的安慰和自嘲。

那年暮春,去四川。花漫蓉城,光影遍地。上師教我《大悲咒》。問他結什麼印,他說,蓮花印。雙手虛合,中間三個指尖慢慢分開,說:「看,像不像蓮花?」

呀,真是一朵蓮花,緩緩開放在他蒼老的胸前!寧靜慈祥的笑容裡,我彷彿嗅到了滿屋蓮花的芬芳,心神一下子凝定了。

「大心咒印,是一尊彌陀佛的側影;藥師心咒的手印,像不像藥罐?」

我不停地結著,愈看愈像。

辭別老師,漫遊慈恩寺。寺在成都市中心,曾是玄奘大師學律的地方。步入大師西行紀念館時,蒼苔遍布的甬道上,一襲海青的居士,滿目含笑,合掌問訊。彷彿恍然覺知,一朵欲開的蓮花綻放胸前,輕盈地、溫情地向我送來。茵茵綠樹,曼敲的佛鼓,一首詩歌颯然而來:

合掌以為華,身是供養具。

善心真實香,讚歎香雲布。

諸佛聞此香,時復來相度。

我今勤精進,終不相疑誤。

這是《華嚴經》的偈子。

《華嚴經》裡,描述手的偈子很多。「手出供養三味門」一節,最為集中:

若欲供養一切佛,

入於三昧起神變,

能以一手遍三千,

普供一切諸如來。

十方所有勝妙華,

塗香末香無價寶,

……

真金為華寶為帳,

莫不皆從掌中雨。

讚歎菩薩掌如春雲,無量花、香、衣、幢、旛、蓋、帳等寶物,紛披如雨,供養三千大千世界已成就的佛陀,和未成就的佛陀 ———眾生。

菩薩手中還能雨出無量音樂:

十方一切諸伎樂,

鐘鼓琴瑟非一類,

悉奏和雅妙音聲,

靡不從於掌中出。

掌中還有妙曼言辭:

十方所有諸讚頌,

稱歎如來實功德,

如是種種妙言辭,

皆從掌內而開演。

記得,初讀時,對這種「神變」,無限嚮往,自然還有小小的驚疑:同樣是手,為何,菩薩能隨心變現出無量的財富,彈奏出醉人的音樂,寫出流傳千古的文章呢?而自己怎麼那麼笨呢?祂的「神變」,是如何得來的呢?

疑問,彷彿悠悠白雲,若有若無盤桓心間。

稍後,到六祖道場———廣東南華寺遊玩。六祖手植的菩提樹,木香悠然,濃蔭匝地。一位比丘安坐石凳上、疏影裡,手持念珠,默默念佛。我又想起了這個問題。

他笑了,一臉謙誠:「居士可曾把《華嚴經》讀完?」

慚愧道:「讀了,很多地方卻不懂。」

他說,菩薩掌中雨出無量的美麗,也是來自刻苦學習。修學階段,你的手做過什麼,在成就時,就擅長什麼。《華嚴經》說:

有妙三昧名隨樂,

菩薩住此普觀察,

隨宜示現度眾生,

悉使歡心從法化。

是說菩薩心住於隨樂三味,默默觀察眾生的願欲。喜歡什麼,就給什麼,讓眾生歡喜,漸入覺悟之道。喜歡飲食的,給他上妙飲食;喜歡音樂、文字的,給他清雅的音樂和文字;喜歡歌舞的,就給他妙曼的歌舞。正如經中說,

八萬四千諸法門,

諸佛以此度眾生。

一切世間眾苦患,

深廣無涯如大海,

與彼同事悉能忍,

令其利益得安樂……

菩薩平等看待、忍受一切,能入一切場合,甚至作為乞丐、妓女,與淪落眾生做同事。在同事和給予中,才漸漸修習成了一個全才,在無量劫的修習中,成了隨意而就的天才。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淒涼。」是東坡居士的詞。為什麼他把平凡的幾個字,信手拈來,就能動人心魂,千古傳唱呢?據說,他前世是一位大禪師———那也是一生生修學而來的;現生又苦學不止,所以才能具備高妙的文筆。

因此,要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凡是有益於他人的,都要去做。即使是掃地、做飯,當你成就時,都可以成為化度眾生的能力。《華嚴經》說,掃地者,成就時,可以放出一種光明,感得大地平整、光潔;做飯者,可以放出一種光明,令自他舌根清淨……即使不說來世,今生你的每一步努力,每一個方面的探索,都帶給你那個方面的便利,對吧?愉快地掃地、做飯,當下就可以讓自己和它人清靜無憂,和諧喜樂,對吧?

佛、菩薩只是古人為修行者命名的代表修學程度的名詞,類似今天說的高級教授和博士學位。佛,是指完全覺悟、清醒的高級教授;菩薩,是指處於覺悟途中,一邊刻苦學習,一邊幫助眾生覺醒的博士生。並不神祕。平常人有了這份心,就是學習中的,沒有得到學位的菩薩。等你博士畢業了,自然可以在你的領域裡,出神入化,旁人看來如同神變一般。

比丘的話,令我想起了上師。他說,他曾做過各種職業:教育、農工、養殖、赤腳醫生、會記、宣傳,命運如雲,他卻始終生長如樹,都學得很好。甚至還會裁縫、燒菜。因此,教化弟子時,和各界人,都有共同話題,感到很方便。

想起了著作等身的鳩摩羅什、玄奘、憨山、王維、白居易、柳宗元、米芾、唐寅……想起了鑄造出兩大盛世的唐太宗、武則天、玄宗,康熙、雍正、乾隆……這些佛子,身披利它的羽衣,穿越紅塵,一雙妙手如雲,雨出無量財富,利樂有情無數。至今讓人歎為觀止。

樹影搖曳,娑娑如雨。彷彿六祖芒鞋踏踏而過。立在那裡,恍若悟了。請了部《華嚴經》和幾部經論,一路讀,一路走。

漸漸地,明白了手愈來愈多的真義。

佛菩薩,猶如學貫中西,智珠在握的大學士,各種領域都懂。成就的他們,化身千百億,有聲無聲地把一幀幀美好的手印印在了世間。只不過,為表示他們修行時的主願,塑像時,塑造了他們主要的手印。譬如釋迦牟尼佛的定印,阿彌陀佛的接引印,藥師佛的藥罐似的手印。分別表示了要給眾生安寧,接引眾生到彼岸,給眾生以健康和快樂。而觀音菩薩的合掌,則是送給每位有緣人一朵清涼的蓮花,人間的芬芳……

而我們普通人呢?我們的手,在世上印下了什麼?是古老廊柱上肆意漫畫的「XX到此一遊?」是迷茫醉夢中的「我愛張美麗 ?」還是……

夜宿山中。端身正坐,手結蓮花印,喃喃地誦起了大悲咒。漸漸地,清涼悄然飄來。自身彷彿成了一朵蓮花,開放在斗室。山野間的樹鳴、風吹、月明,都隱去了。

沉靜中,忽然想到,修行者口誦密咒,手結手印,身姿端正,是表示與佛菩薩的心念、願望和行為相應。如果能進而在行走坐臥中,遠離散亂的手,惡毒的口,不端的言行,時時效法佛菩薩清淨的心、柔軟的口、多能的手,一朵蓮花就在紅塵間開放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