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人地下社會 三餐有熱食

 |2010.10.14
9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三十三名受困的智利礦工在臨時避難設施中生活了近七十天,他們依照專家和心理醫師的建議,盡量過著規律的生活,以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與地面相通的三個窄洞是礦工的生命線,送下去的東西寬度不得超過八公分,大件物件都要拆散輸送再組裝,礦工稱輸送管為「鴿子」,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輸送,光是送一餐就得花一個半小時。

礦工有床可睡,衣服定時送洗;三餐有熱食,甜點是冰淇淋;在天然瀑布洗澡;電視每天開十三小時,看新聞、足球賽和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電影。

在NASA專家建議下,礦工用燈光創造八到十二小時的「白天」,維持規律的作息對礦工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在健身教練指導下,每天做運動一小時,儘管礦工每天攝取兩千卡路里熱量,但體重都下降,有人瘦了三十磅。不過瘦一點比較好,因為腰圍在三十五吋以下才能擠進救生艙。

逃生孔鑽通後,礦工必須清理四千噸的落石,每人每天輪班工作半天。礦工有指定的廁所、垃圾區和回收區,定期打掃,把排泄物和垃圾埋在洞裡,甚至做垃圾分類,把塑膠製品放在回收區。

在有礦工因為菸癮而感覺身體不適,以及礦坑的通風改善後,地面給十四名吸菸礦工送上香菸,但是他們必須到很遠的地道享用。心理學家也鼓勵他們打牌打發時間。

礦工推選漢里奎茲當他們的「牧師」,每天在午餐後帶大家禱告。礦工還有專屬的「傳記作家」塞戈維亞,記錄他們每天的生活,他們甚至還發掘了一位「詩人」札莫拉,這在已有兩位詩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智利並不稀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