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百多名住在松山機場周邊民眾成立自救會,昨天到環保署陳情,抗議松山機場噪音補助只是「交差了事」,十幾年來,十萬戶中只有五千多戶完成補助,比率僅百分之五,他們擔憂松山機場與日本羽田機場對飛後,噪音問題更嚴重,要求政府正視。
松山機場因起降噪音太大,政府民國八十五年起,決定對在松山機場起降的飛機,按架次徵收噪音防制費,並在八十七年宣布對周邊十萬住戶、學校,逐年補助設置防噪音設備,每戶補助上限為十五萬元,迄今補助五千零九十二戶。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表示,噪音補助經費發放慢的主因是徵收噪音防制費變少;九十六年高鐵通車前,噪音防制費每年都可徵收一億多元,高鐵通車後,松山機場營運量大減,每年只徵收約三千多萬元。
她說,噪音防制費收入約十五點八億元,目前剩餘約四千萬元;環保署一個月內邀集民航局、台北市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召開公聽會,加速執行噪音補助。
北市中山區行仁里里長陳德賢說,除了補助牛步,民航局每次都說已減少噪音至八十分貝以下,但民眾量測噪音每每「破百」,根本沒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