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是許多人童年共同的回憶。一群熱衷於動漫的大學生,從每部故事當中主角身上,學到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讓人感受他們對於動漫滿腔的熱情,透過他們的經驗談,大家會更了解動漫的涵義。

接觸動漫 找到興趣
「從我有意識時,就愛上了動漫,至於年紀早已模糊不清。」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葉偉志回憶著,當時接觸的第一部動漫,就是眾人皆知的《灌籃高手》,內容在敘述一群高中籃球隊,為實現稱霸全國的夢想,積極地練習籃球,為了彼此共同的夢想努力。
興趣,早就在內心深處逐漸萌芽。葉偉志表示,在國小四年級那年,為了打籃球而發憤忘食,中午下課不吃飯就跑去籃球場練球,晚上回家沒吃晚餐就直奔籃球場,有一次被老師從頂樓咆嘯,那聲音,當時只能用「鬼哭神嚎」來形容,至今令他記憶猶新。
「這是我對籃球狂熱的原因吧!」葉偉志憶述,在尚未接觸到《灌籃高手》前,不曉得區區一顆籃球,背後存在這許多的技術,就連簡單的運球動作,都可以這麼出神入化。因為喜歡動漫,進而親身參與籃球運動,對健康大有幫助,更不像同學整天待在電視機前面。
動漫的故事劇情總是能牽動人心。葉偉志說 :「剛開始只是懵懵懂懂觀賞,一旦開啟內心深處渴望的事情,更覺劇情感人肺腑,值得一看再看。」他找到動漫故事中的精髓,發現打籃球是件開心的事情。
拋開壓力 沉澱心靈
當壓力繁重時,只要打開最愛的漫畫,就能讓自己身心俱疲的身軀再度充滿活力。銘傳大學會計系朱麗青表示,從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愛上了動漫,從動漫的故事中學習到努力不懈的精神,這也是她喜愛動漫的原因之一。
漫畫可以反映現實,主角的精神常常是值得效法的對象。朱麗青說:「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作品,就是《火影忍者》主角鳴人,本是個不受歡迎的孩子,靠著努力不懈的精神朝著夢想前進,即使前方困難重重,他仍不畏懼,無形之中會受到劇情的感染,也想使自己成為像主角這樣的人。」
曾經為了動漫周邊商品花費大約七千元,並且參加大型的同人漫畫展。朱麗青表示,同人展並不是由作者本身去創作,而是一些具有繪畫能力或是想法天馬行空的素人作家、漫畫家所聯合舉辦的展覽。
「動漫是幫助我在課業繁忙之餘,能夠沉澱心靈的東西。」朱麗青堅定地說,一部好的漫畫,不管是劇情設定、人物設定、時空背景設定、服裝設定、台詞,許多細節組合起來,讓人看了覺得有趣,想一看再看,對她來說,動漫不僅僅是每天必看,也是放鬆身心的良藥,讓大腦休息忘卻壓力,到了明天依然可以活力無窮。
動漫對話 學習外語
「我從動漫台詞裡學到日語基本對話。」銘傳大學會計系周亭吟表示,從幼稚園開始接觸卡通,就喜歡上動漫的一切,也因此對於日語有粗淺的認識,非常欣賞日系的畫風風格。
動漫常把現實生活的事情呈現出來,引人省思。周亭吟認為,動漫有些強調夢想的重要及絕對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或者強調人權自由的議題,另外有諷刺人類的自私,這些有些嚴肅的議題也會在動畫中呈現出來,省思現實人生中其實是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樣,過相同的日常生活。
動漫故事劇情張力,是吸引人的主要地方。周亭吟說:「虛擬世界固然讓人感到無限美好,可以逃避現實生活的沉悶,但終究是一場夢,夢也有醒的時候。能從故事中學到蘊含的意義與精神,意義就深遠重大,不只是粗淺的喜歡上動漫,而是真真實實愛上動漫裡動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