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入圍名單揭曉的那一晚,獲得提名的羅志祥HIGH到最高點。照理來說,他這些年在歌壇如日中天,亞洲舞王得來實至名歸,兩岸三地獲獎無數,儼然已是國際巨星,這樣的風光下,一個台灣本土的電視金鐘獎,能叫他雀躍不已,主要也因他時刻要求自己要像勾踐般「一雪前恥」。
天王並不是一開始就當天王的,自「羅密歐」解散後,他星海浮沉,由歌手轉型當諧星,努力搞笑,卻不見得討喜,接拍《鬥魚2》扮演一個刑警,導演還提出疑問,刑警是專業,搞笑藝人能演得出真味道嗎?
如今,演歌兩棲,表現出色,《轉角遇到愛》奠定根基、《藍球火》與言承旭飆戲,到了《海派甜心》,他的喜劇天分一飛沖天,終獲金鐘獎入圍肯定。
了解羅志祥一路走來的顛簸,即可知曉金鍾肯定對他有多重要。許多年來,得獎人皆因有「金鐘魔咒」之說而喜憂參半,這魔咒並非空穴來風,真的是得過獎後,拍片量就大幅銳減,近在眼前的事例是,去年的影后林依晨一年整未接戲,星光雖未褪色,卻好像離線甚久。
羅志祥當然看盡榮譽背後的起落,然而他還是狂賀自己今年入圍,那不堪的往事,終要找一個出口來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