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戒菸 革命尚未成功!

張靚蓓 |2010.10.10
960觀看次
字級

 

電影反映人生,當全球掀起一波波的禁菸熱潮時,銀幕上的英雄們也開始跟著「禁菸」,雖非個個如此,但卻有心擺脫「菸等於邪惡」的形象,許多影片顯示,惡人、歹徒,手上必刁根菸。

說起「菸」的象徵意義,其實淵源流長,中外電影裡比比皆是,如九十年代重拍的《恐怖角》裡,飾演復仇惡魔的勞勃.狄尼洛,在學校劇場內勾引當年陷他入獄的律師之女,就是靠在漆黑的劇場內點燃香菸來牽引出懸疑緊張的氣氛。沒有了菸,勞勃‧狄尼洛大概也難以展現「十足」的邪惡。而在《意外的人生》中,名律師哈里遜‧福特就在買香菸的當下,被歹徒開槍射中腦袋,因而改變一生。

這種情景,與當年的《北非諜影》裡「菸」所扮演的角色真有天壤之別,因為在《北非諜影》裡,菸不但襯托出亨弗利鮑嘉的男子氣概及臨場機警,同時該片中另一名英雄保羅‧哈瑞德,是在點燃了一根菸後,才告訴英格麗.褒曼,他正要去參加一個地下工作會議。而在一九三九年的《驛馬車》中,西部英雄約翰.韋恩也是在傾聽狼嚎之後,彎身湊近一盞油燈,點燃香菸,抽菸的閒適,顯現出他無懼野狼的侵襲及英雄氣概。

在以往的許多電影中,菸,都是英雄氣概的表徵;直到反菸盛行之後,菸的負面意義及菸的象徵意義才逐漸多樣、歧異。譬如《終極警探》裡,當現代英雄布魯斯.威利在力克強敵之後,和共度患難的黑人警察點燃一根菸,深吸一口後相識而笑,男人間的惺惺相惜就在菸霧裊裊中滋生瀰漫。

不過,好萊塢的製片界也感受到反菸運動的力量,開始讓銀幕英雄戒菸。《飛離航道》的製片人丹尼爾‧美爾尼克即是其中之一,不但他本人已戒菸多年,同時在拍片時也要求夥伴們身體力行,在他製作的影片中,主角們自然也都是戒菸的擁護者了。他表示:「因為觀眾們常將銀幕上的明星理想化,將自己的期望投射到他們身上,所以銀幕上的主角若開始戒菸,對現實生活中的影迷必定影響至鉅。」

話雖不錯,但銀幕戒菸豈是如此容易?尤其當你了解香菸在銀幕上「千變萬化」的面貌,有著多重意義、情緒及功能時,銀幕戒菸,只能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本文作者為資深影評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