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打開電視看台視八點檔《飯糰之家》,上個禮拜,發現主角方芳、林美秀及樊光耀的戲忽然變少了。關家下一代的戲固然然要拍,但支線太多,賴雅妍和修杰楷延伸出來的支線愈多,離溫馨的飯糰主旨就越遠。
和他台的長壽劇一般,《飯糰之家》也陷入了一種不合情理,又像裹小腳的長布愈拉愈長。會看《飯糰之家》的觀眾群,基本上和看長壽劇觀眾的品味是大不相同的。電視台東施效顰,錯估形勢,也流失了大批觀眾。《帶子英雄》、《閃亮的日子》、《青梅竹馬》全都陷入了這樣的窠臼。只有前年的《光陰的故事》稱得上清新精采,那時我們會守著電視,想知道今天陶富邦和倩怎麼了,一元和孫一美又怎麼了,孫家、陶家的主戲抓得牢牢的,其他都是綠葉,絕不會偏離主題太遠或拉不回來。近來電視劇犯此毛病太嚴重,所以再不復見當初《光陰的故事》般的熱潮。
如果電視台不想製作新劇,乾脆直接播外來作品好了。看了《美人心計》、《張小五的春天》、《老大的幸福》、《誰懂女人心》後,我更著急。誰說大陸只會拍大場面的宮廷古裝戲?看看他們的時裝小品《張小五的春天》,全劇只十幾集,但集集精彩。劇情絕對以張小五為重心,因為觀眾就是要看戲精閻妮(張小五)的表演。其他的綠葉也不含糊,連飾演智慧風趣的姥姥一角的綠葉都極吸睛呢!他們飆戲飆得厲害,個個都搶戲,觀眾看得十分過癮。
此劇劇情緊湊、對話雋永、背景音樂效果佳、穿插的歌曲合時宜又動聽,短短十幾天即播畢,卻讓人回味無窮呢。接下來播出的《老大的幸福》更是來勢洶洶,製作精緻非凡,啊,又是一齣感人的好戲。這些劇都是闡揚人性正義善良寬恕的光明面,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台灣電視台應多用點心,找一流的製作人,找具有人文素養的編劇來編劇本,讓我們的演員能有機會將他們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