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三環課程重視的是自我健康實踐,仔細觀察每張環口牙齒X光片,陳立川不用開口問,就能夠說出此人有無罹患癌症,甚至可以直接說出是那一種癌症,陳博士可不是陳半仙,而是透過經絡關係,了解一旦器官有問題,牙齒也會出狀況,二者是一體兩面。
將陳立川提倡的養生法帶入生活中,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會跟著改變。他所提倡的方法是,遵循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之理,最重要的作法是要過「無毒生活」,因為毒素是影響健康最大的障礙,「小毒不避、大毒傷身」,防毒之道要從日常生活細節做起,但他也強調,毒素不可能從生活中消失,與其隨毒起舞,還不如少接觸有毒物質,並強化個人排毒及解毒能力,才能活出健康。
在課堂上,他會指導學員少碰含有麵粉、蛋、奶等慢性過敏原食物及黑心食物,因為它們會干擾免疫機制,吃太多,就會出現打噴嚏、起紅疹、頭痛、昏沉等擾人毛病,一定要慢慢戒掉。
但環顧四周,這類食物已多到不可數,麵包、麵條、餅乾、蛋糕、巧克力……,怎麼避免?陳立川承認,有許多學員經常受不了美食的誘惑而偷吃,他自己也曾是上癮的麵包族群,只因麵包香味實在太誘人了,但偷吃過後,過敏癥狀的不舒服就會立刻上身。
他指出,若改變食物內容,以五穀雜糧、米粉替代麵粉類食物;以米漿、薏仁漿、紅茶酵素、蔬菜水果汁取代牛奶製品,頭痛不見了,思緒也變清楚了,讓許多學員不得不佩服陳立川的提醒和堅持,原來要過健康生活並不困難,端看自己要不要改變而已。
不過那些食物適合吃?那些又不適合吃?陳立川的「戶外教學」,總會親自帶領學員到超市採購,或是參觀有機小農的耕作,讓學員不僅親身觸摸食物,詳看標示,還要學習如何選購食材。此外,他還擔任有機無毒食材團購揪團召集人,經常親自到農場參觀及驗收食材。
有了無毒食材,又該如何烹飪出最健康的食物?這時,陳立川會捲起袖子下廚,教室變成了廚房,學員學會一招半式後,下次聚會就要帶著蒐集而來的台灣傳統飲食食譜,及各自研發的創意料理、低過敏原餐飲,分享給大家品嘗,最重要的是,陳立川還鼓勵大家集結成書,讓其他沒來上課的人,也能擺脫慢性食物過敏原的糾纏。
至於對付已在體內積久的毒素,陳立川研究出一套簡易的「人體空間排毒法」,從皮膚到內臟循序漸進,用泡澡、桑拿浴、乾刷、大腸水療、喝水等方式,將身體從裡到外的金屬毒、藥物毒、情緒毒一一排解掉,但重點依舊是實踐,做了,身體自會健康,不做,身體就會走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