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富兄的元月東部生態之旅,在走到腳快廢掉的今天下午告一段落,想不到在知本遊樂園與朋友告別的時候,巧遇一票遊客,其中一位遊客問說:「看你們又背相機又大包小包的,你們是在研究植物還是昆蟲的嗎?」我與世富兄點頭稱是,另一位太太就問:「那這上面有一隻蟲,你們知道那是什麼蟲嗎?」我與世富兄回頭一看,在一棵蕨類的葉子上,趴著一隻扁扁的昆蟲,想不到走過去一看,竟然是牠──「樹皮螳螂」!
這在當場馬上形成一個不小的騷動,每個人都要來看一下這像是苔蘚樹皮的「草猴」,大家都被牠那華麗的外表吸引。而這隻樹皮螳螂的成蟲,好像是冷眼旁觀般,靜靜的趴在植物的葉子上,讓遊客們輪流拍照仔細端詳,比較有求知欲的遊客又問:這種螳螂是吃素的嗎?不然為什麼趴在葉子上。我與世富兄回答說,目前所知的螳螂種類,全部都是肉食性的,牠們會捕捉其他昆蟲為食。回答完後就好像是上戶外生態課程一樣,一票人在朋友的店門口討論起來,大家聊得太起勁,讓我們忘了時間,差點趕不上回台北的飛機,還好朋友熟知台東的大小捷徑,讓我們可以準時到達機場,免去搭火車的長時間。
依照樹皮螳螂一直以來的觀察紀錄,通常是在盛夏之際比較容易看到,以元月的季節氣溫,真的是跌破眼鏡,如果說看到的是若蟲,還講得過去,因為那時是冬末春初,若蟲成長到夏季剛好是成蟲,但是這時節看到成蟲,只能說是讓人太驚奇了。台灣的螳螂還有不少種類是生態未明的,就像是本種樹皮螳螂般,生態的紀錄常常會讓我們更了解到大自然的奧妙及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