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廣西玉林師院化生系李桂芬副教授,數年來帶領研究團隊,在北流市成功找到名列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兩棲動物「版納魚螈」,並於模擬其生活環境的實驗室進行研究,研究報告最近發表,令全國兩棲動物研究專家連連驚歎。
由於連終生研究兩棲動物的老專家都未親眼見過,李桂芬教授憶述首次在野外找到六條活體的版納魚螈時,對照資料圖片很久才能確定。還有一些被當地人誤以為是蛇,而被打死。但這些屍體標本仍有很大研究價值,研究人員運用解剖的方式,解密了版納魚螈的形態和內部結構。
蚓螈目(無足相)動物屬兩棲類,由於腳部退化,因此其中較小的種類像蠕蟲,而比較大的種類(長度可到一點五公尺)則看似蛇。該物種在中國的唯一代表,便是版納魚螈,主要分布在兩廣和雲南少數地區,體表呈棕褐色,頭、頸區分不明顯,四肢均退化消失。(圖/本報香港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