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皇帝崇仰佛法 撰讚僧詩

王普玉 |2010.09.16
159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王普玉瀋陽報導】繼十三日參加完大陸遼寧省錦州北普陀寺的「佛寶舍利塔」奠基典禮後,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十四日應邀前往瀋陽故宮參訪。

瀋陽故宮始建於一六二五年,與北京故宮為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明清皇宮建築群。除有清太祖努爾哈赤、皇太極辦公接見群臣外賓的金鑾殿等重要建築外,裡頭的永福宮也是清世祖順治皇帝成長的地方。

順治皇帝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君主,是清初四大帝王之一,擅長詩詞書畫,對歷史和文學有很高造詣,尤其崇仰佛法。一生律己節儉,經常萌生出世思想,嚮往出家,撰寫的〈讚僧詩〉:「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順治皇帝的詩淺白易懂,懇切動人,在教界、民間廣泛引起感化作用。傳聞順治皇帝於二十四歲時染患天花駕崩,另一說他拋下皇位,追求心儀已久的出家生活,至今在歷史上仍為一懸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