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玻璃娃娃社會關懷協會為了宣導「障礙者自立生活」的觀念,特別邀請日本障礙講師群來台,分享推動「自立生活」的經驗,希望透過身心障礙者親身交流,讓台灣的障礙者了解,自立生活不無可能。
很多身心障礙者無法獨立生活,他們過度依賴家人、朋友,甚至埋沒了本身具有的能力。「自立生活」是指不論多麼重度的身心障礙,在得到介助支援下,依照自己選擇,決定如何過日子。也就是說,身心障礙者也可以完全擁有選擇住在那裡?怎麼生活?如何維持自己生活的自由。
一九七○年代,美國興起「自立生活」運動,鼓勵身心障礙者,對生活中所有事物,要自行選擇與負責。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學生艾德華‧羅伯茲,為了在社區內提供障礙學生校內介助、可使用輪椅的宿舍、輪椅修繕、以及障礙者同儕心理諮商等服務體制,和朋友一同設立了柏克來自立生活中心,很快的,全美各地相繼成立自立生活中心,協助身障者過自立的生活。
目前「自立生活運動」在世界各國推廣,近年在南韓、巴基斯坦、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更是蓬勃發展,相較之下,台灣在這方面起步較晚。
「障礙不是出在身障者身上,是環境給了許多障礙」,「自立生活」運動是在告訴台灣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不是問題,只要自己願意,仍可以獨立過正常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