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影音閱讀 置身其間 感同身受 魅力寶島

文/周慧珠 圖/天使美術館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2010.09.12
1009觀看次
字級

自九○年代中葉之後,台灣紀錄片的發展向前躍進了一大步。第一所紀錄片學術單位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在一九九六年成立、首屆台灣紀錄片雙年展(TIDF)於一九九八年創辦、一九九九年公視專門播映紀錄片的「紀錄觀點」節目開播,由政府委託民間團體主辦的「地方紀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也在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八年間培育了許多人才。<br><br>許多年之後,不少紀錄片紛紛躍上院線市場,台灣紀錄片也漸漸開始被民眾所接受,假如《翻滾吧!男孩》、《生命》、《無米樂》……並且愈來愈精采。配合科技的效能,面對一面牆,有如置身台灣山野,蟲鳴鳥叫,流水淙淙,玉山橫亙眼前;火金姑群飛而起;先賢異人的足跡蜿蜒,引領我們回碩時光隧道。……這樣的影音閱讀,不再只是資料、知識,而是更切身的文化饗宴。
 

人為因素造成全球氣候、環境、生態的改變,造成既有生存空間的威脅。面對過度使用環境資源而造成的傷害,需要省思環境與人之關係;二○○九年配合《魅力寶島》系列的推出,由謝章富規畫策展的「關懷與省思:寶島魅力2009HD影音展」,讓世人看見台灣的美麗與魅力。

《魅力寶島》係由承辦單位天使美術館邀集國內攝影專家,從藝術觀點,以不同子題、不同面向紀實台灣,呈現福爾摩沙的精采,同時也深切關懷與省思台灣這塊土地。

以高畫質動態影音呈現台灣映象,紀錄萬物最璀璨的生命周期,發掘福爾摩沙地貌之美,囊括具台灣代表性之蘭、蝶,結合空拍、地景、海洋、花卉及人文景觀等,客觀呈現寶島多元風貌及存在台灣物種生命張力與韌性,期待感動觀眾,激發對土地的情懷,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震撼與心靈悸動。

由八位藝術家參與,取鏡包括地面、空拍、海底等「三棲」角度,讓民眾透過相片與紀錄片了解台灣風情。空拍攝影家齊柏林以鏡頭鳥瞰台灣地貌,在遼闊視野中開拓胸懷,在欣賞眾生相之美的同時,也讓我們了解這塊土地需要什麼樣的關懷;蝴蝶生態攝影家羅申芳將翩翩舞蝶收羅入鏡,令人細細品味其風采神情;攝影家梅志建記錄台灣海岸風情,將無法掌握之大自然現象納入畫面,讓人感受自然幻化之神奇力量;海洋生態攝影家李進興,潛入海平面之下,捕捉魚與珊瑚的悠遊穿梭與搖曳姿態;生態導演鄧文斌以精準的鏡頭,描繪台灣蘭花堅韌生命力與不落塵俗之美;鳥類生態攝影家馮營科,花費數年時間進出日本北海道,深入曾經造訪台灣的丹頂鶴之原鄉,在遠處捕捉丹頂鶴與自然原野中足跡,呈現出天地萬物靜謚之美;資深攝影家許釗滂以鏡頭對照出舊時與今時台灣人文地貌之不同,牽動觀眾重溫昔日時光;另有業餘攝影工作者楊川懷、徐世民,則以他們的執著與興趣,探索台灣深山各類鳥語呢喃。

《魅力寶島》影片與中華航空公司合作,於機上頻道播出,立足寶島魅力之美,並輝映至全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