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撇步 每日走萬步

張雅雯 |2010.09.11
1531觀看次
字級

人活著就要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為健康而行動」的報告書,估計全球每年約有兩百萬人因缺乏身體活動而死亡;相對來說,若終生有規律運動並搭配健康飲食,可以預防或改善三分之一的癌症。

多年來推行「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的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指出,每天走一萬步約可消耗三百大卡熱量,持續進行可燃燒多餘脂肪、促進新陳代謝、訓練心肺耐力、紓解壓力,可說是好處多多。

姿勢不正確 仍會受傷

此外,健走也是一項安全性很高的運動,研究指出,健走時,每跨一步腳底承受的衝擊力約為體重的一點五倍,跑步時則提高到三倍,因此健走比跑步安全,對骨骼和肌肉造成的壓力較小,適合所有人。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祕書長黃薰隆表示,有些人會對健走效果產生質疑或仍不幸受傷,其實是有著錯誤的觀念與操作方式,比如:誤以為散步的走法也算健走,事實上強度不夠;受傷的主因是姿勢不正確,通常一般人做的屬於「基礎健走」,有三大注意事項:

一、健走時雙眼注視前方、頸肩放鬆、不要駝背。

二、腹肌輕輕收縮,使下背部壓平。

三、步幅大小以舒適為原則,不要刻意跨大步。

基礎健走會讓心跳稍微增加,但是不會太喘,已經上手者,可以進階到「體適能健走」,健康效益更大。

視體能條件 量力而為

黃薰隆指出,體適能健走為了加快到比較輕快的速度,輔助動作會產生一些變化,重點就是透過手肘彎曲擺動,讓腳步自然加快,上、下半身各有三點要領應掌握:(如圖示)

◎上半身動作要領

一、手肘彎曲成九十度:這樣擺動力量只有平時走路伸直時的一半,可加快手臂擺動速度,間接提升腳步速度。

二、手握拳頭:手臂擺動時,拳頭往前到胸部、往後約在腰部外側,以胸部到腰部這段距離作為擺動範圍。

三、走路時頭部要像有一條線從上面拉著,不因速度變快而漸漸彎腰駝背。

◎下半身動作要領

一、以腳跟先著地,衝擊力量較小。

二、膝蓋應放鬆,不應太用力而僵硬、鎖死。

三、加快速度的應對作法是加快腳步,而不要刻意加大步幅。

每次健走應持續二十至三十分鐘,不過若本身體能條件較差、或屬年長者等特殊族群,應量力而為、循序漸進來操作。以上這些動作要領,即使是在跑步機上健走,也一樣適用。

場地不設限 注意避險

加快了健走速度,會讓人感覺小腿酸痛,黃薰隆表示,這是正常的反應,經過十至二十分鐘後會逐漸好轉,可以做些肌肉伸展來舒緩,而且隨著身體肌力逐漸適應這樣的健走速度後,這種酸痛感就不容易出現了。

健走是相對來說門檻較低的運動項目,黃薰隆認為,沒有一定不能走的場地或環境,但基於避險的角度,他覺得最適當的健走環境是學校操場、社區公園,此外,有的大企業會在內部迴廊以及樓梯間設計健走路線。

相對來說若健走路線有馬路施工,或是環境沒有任何遮蔽、或光線太暗,都容易陷自己於危險狀態,應該避開;有慢性病者,應考量自己的身體狀況,看當下的天氣條件是否適合自己,不要勉強進行。

社區開課程 協助新手

雖然健走不一定需要人教,不過黃薰隆建議,民眾剛開始從事時應報名「社區健走教室」,一方面透過參與團隊幫助持之以恆,一方面最好在健走初期,能夠有專人協助矯正姿勢、學習暖身操與伸展重點,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培訓許多種子教練,每年都會在社區開辦這類課程,最新課程時間表可查詢網站http://www.exercise.org.tw。

希望基金會則提供網站做為平台,歡迎各團體每月將所辦理的健走活動訊息公布出來,同時也蒐集各縣市衛生局推薦的「社區健走步道」讓民眾參考,詳情可參閱希望基金會網站,在「健走教室」中點選「健走趣」http://www.hope.org.tw/class-5.asp。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