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出書 扭轉退休生活觀

李祖翔 |2010.09.09
1379觀看次
字級


退休生活新書發表會,銀髮族熱烈請求公益人柴松林(前)等人簽名。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你怕老、怕退休嗎?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現在門諾醫院醫師群結合學者,集體撰寫《退休新學堂-迎接銀髮新天地的十四堂課》,否定對老化和退休的舊有觀念。門諾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說:「退休不是生活的終止。」他主張老人要透過理財規畫和做公益,學習照顧自己。

黃勝雄說,門諾醫院位居年輕人口外流嚴重的花蓮,該院十年前已開始研究老人的醫療和生活問題,醫師群認為長輩應「活到老,學到老」、「獨立理財規畫」,並藉「做公益」的行為豐富退休後的生活,當義工不只能規律作息、利他服務會產生成就感,也能認識各階層的人,對健康資訊做討論,對身心靈都有幫助。

曾獲民調評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人、退休後不斷投入公益事業的柴松林,受邀出席分享做公益心得時表示,當義工是沒有經濟性報酬卻具有成就感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人得證明自己有用」,學習以謙卑及感恩的心服務他人,會得到快樂和自我肯定,他還幽默的讚揚:「這是本老人必讀、年輕人不得不讀的書。」

新書內文強調要「認識退休」,然後從理財、安居、養生、學習、做公益和面對死亡作架構。今年將開闢生死學課程的台北醫學大學,副院長賴允亮就在書中大談死亡,他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延續,長輩應準備迎接下一段生命,並把人生的體悟傳承給下一代;每位臨終者都是生命的導師,不要懼怕死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