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塊寶】河姆渡陶塤 |2004.12.20 語音朗讀 1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塤是古代重要的氣吹樂之一,塤的出現與先民的勞動生活有關,最初可能是為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來演變為樂器。從只有吹孔、無音孔的形製到有音孔,並逐漸增加音孔,成為旋律樂器的發展歷史長達數千年。早期塤的器形多樣,如平底卵形、橄欖形、圓形、管形、魚形等,質地多為陶製。主要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民間也有流傳。 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此吹孔的陶塤,距今約七千年,是目前挖掘出土中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 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前一篇文章 【地方采風】奧斯曼──眉毛的糧食 下一篇文章 【百科知識】地球生物為何只有兩性 熱門新聞 01【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2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3呼吸 蘊藏身心能量2025.07.2704【紅塵禪煙】彼岸2025.07.2705水域藥物汙染 鮭魚出現冒險行為2025.07.2706庭院不除草 吸引鳥兒回來築巢2025.07.2707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9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10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大江南北】北寧公園夏日賞荷 【民俗資產】走讀屋脊上的守護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