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家具 手工打造

林淑妙 |2010.09.03
170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淑妙台中報導】走進台中大甲孔廟對面一家麵攤,壁櫥內擺滿各式台灣早期傳統的「袖珍家具」,每件作品都栩栩如生。這些是老闆李義雄花了十多年創作完成的部分作品,希望能藉此讓大家看到台灣傳統家具的精緻與文化。

李義雄經營麵攤小吃店多年,不僅廚藝一流,木工手藝更是堪稱一絕。原本家中經營家具行,他十多歲便跟著父親學習製造、經營家具。二十五歲那年,因哥哥投資不善,致家具行被迫關閉。

李義雄在外工作一段時間後,最後決定經營小吃店。還清債務後,李義雄對手工家具始終念念不忘,於是決定要將夢想化為行動。

十三年前,李義雄開始利用零碎時間、廢棄木材來創作袖珍家具。他笑著表示,台灣雖有技術,但礙於現實面,沒有人願意創作袖珍型家具,「我希望能將台灣傳統的家具、技藝及記憶流傳下去」。

不同於世界袖珍物品「一比十二」的製作比例,李義雄堅持要以「一比十」的比例製作。他表示,台灣傳統家具的特色之一就是「絕不用釘子」,而以卡榫的方式來固定;若採用一比十二的比例製作,不僅卡榫易斷裂,也會失去傳統家具的特色。

不僅如此,他創作的每一件作品,無論是門、窗戶、櫃子等,都可以自由開啟,與實物無異,讓人頓時化身為巨人,彷彿置身在小人國裡。

只見李義雄拿起甫完成、尚未上色的木板,小心拼裝起來,一個清朝時期的「紅眠床」(上圖左)立即呈現在眼前。他表示,每一件傳統家具的形成,背後都包含著當時的文化、民間習俗,因此須依照原型等比縮小。

已創作逾百件作品的李義雄,為了讓作品更加寫實,更勤跑全台各地文物館,蒐集資料;出門也一定會攜帶相機、尺及紙筆,隨時記錄。

李義雄的作品深受各界青睞,並受邀到各地展覽,但他最大希望是「成立文物館」,不僅陳列自己的作品,更透過作品讓大家認識台灣文化、民間習俗的演變,同時結合當地的文化,發展成具有觀光特色景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