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糖尿病患的足趾若因感染而變黑壞死,恐須面臨截肢。台北榮總利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趾端壞死病患,可在三天內停止趾端壞死疼痛,一至二個月讓壞死足趾自然斷趾、癒合。對血管重建術或截肢後的病患而言,可讓傷口癒合快、功能恢復良好。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加護中心主任醫師游堂振指出,國內糖尿病患中,有百分之十七點五有下肢血管阻塞性疾病,這是因糖尿病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漸次形成血管粥狀硬化,血小板極易破壞被激活釋放的血小板因子,引發血小板沾黏,而凝聚成血塊,造成遠端血管收縮、栓塞與狹窄惡化,易造成肢體疼痛、缺血與壞死。
該院心臟血管外科自二○○三年七月採用「雙P療法」,即以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普達(Pletaal)與保栓痛(Plavix)併用,治療趾端壞死病患。其中,普達除具有抗血小板功能外,還能擴張血管、安定內皮細胞,讓病患在三天內停止趾端壞死疼痛,並於一至二個月讓壞死足趾自然斷趾與癒合。
游堂振表示,雙P療法對血管重建術或截肢後病患而言,傷口癒合快,斷趾或血管重建術後功能恢復更佳,並能免除心臟病發作與中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