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廣西大化縣的韋景兒,先天殘疾,背部隆起,小時候父親背著他四處求醫,但始終沒有治好。「我這樣的身體是做不了農活的」,韋景兒便萌生當醫師的念頭,一方面探索矯治類似自己的病人,一方面為了鄉親父老的健康把關。他熱心助人,細心診療,耐心護理,贏得讚譽。
一九九六年,從衛校完成醫學學業後,韋景兒開設私人診所。十五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還是颳風下雨,他不辭勞苦地穿行在村裡的山山弄弄。在開通砂路的山區,他騎著摩托車出診
;沒有砂路的地方,他徒步攀爬崎嶇的山道,有時要走十多公里。
九日淩晨一時,鎮西村弄通屯有位瑤族老人酒後昏迷不醒,危在旦夕。求醫電話打來,韋景兒立即起床準備藥品。此時外面下著雨,妻子心痛地說:「深更半夜的,又山高路險,教他們用些解酒的土藥就可以了吧。」
韋景兒說,不成,昏迷肯定不是一般的酒醉,也許是中毒了,或者是…
…說完就匆匆出行了。
搶救病人回來的路上,摩托車後輪漏氣了,山裡又沒有摩托車修理店。韋景兒只好一步步艱難地將摩托車推行了五里多,回到家,天已大亮。
韋景兒能急民眾之所急,對民眾高度負責任,為民眾奔走效勞,崇高的醫德受肯定,二○○五年被縣裡聘為村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