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近年社會巨變,時聞有歹徒犯案,下手的對象都是「隨機」挑選,令人提心吊膽,深怕那一天自己與家人變成倒楣的受害人,也對加害與被害之間是否存有因果關係而深感困惑,請問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如何安心度日呢?
福報禪師答:人們時常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卻很少去探究:為什麼每個年代都有人講這種類似的話?難道人們對禮義廉恥的認知,對道德的實踐,果真一代不如一代嗎?
我們不如換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人類文明一直在進步,傳播訊息的方法也日新月異。因為資訊的傳播不易,過去的人們只知道鄰村發生了什麼事,了不起也就是口口相傳知道了京城發生什麼事,這還必須得是重要大事;如今的科技是,地球另一端發生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即使馬上知道了也不足為奇。
尤其自從電視台開放以來,新聞節目是二十四小時的播放,為了充實內容,連小小的題材都可能被放大播報,於是各地發生的大大小小案件跟著曝光,所以有一種「時時刻刻都有人在犯案」的錯覺。由於這種錯覺,使我們相信社會巨變了,人心不古了,恐慌也就跟著來了。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規範在道德良知的規則裡;而人心,依照佛教的角度看,一直是具有原本最純真的本質的。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你可以選擇時時處在不相信社會良知的恐慌下過日子;也可以選擇相信人性,安心過日子,不要自己嚇自己。
當然,平日必要的措施還是要注意的,比如不要過分曝露、自覺性感,數據顯示,穿太少的女眾的確會讓歹徒隨機犯案。又比如不要獨自走夜路、財不露白、不要過分穿金戴銀、不要行為乖張、不要嘴上逞強態度傲慢等,成為歹徒犯案的誘因或藉口。
至於加害和被害之間有些什麼因果,就不討論了,這是未發生的假設性問題,不必如此杞人憂天。因為我們相信,善因會引來善果,如果一天到晚陷在「有一天會被害」的顛倒妄想裡,那麼會引來什麼果,也不必問別人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