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帶著孩子們去看巧克力展,不管是兵馬俑、清明上河圖或台灣小吃,每一個物件都是精雕細琢的工藝設計品,根本看不出是巧克力做的,真的非常漂亮。展覽館的後面是周邊商品的販賣部,陳列著別針、書籍等商品,大女兒Sabrina看到一個漂亮的別針就馬上跟我說:「媽媽,我很想買這個別針。」我說:「好!
你先拿著,等一下我們再去結帳。」
說完,Sabrina隨手就把別針放進口袋裡了。恰巧,Sabrina的行為被隨行的保母和一位賣場的小姐看到了,這位小姐就一直跟著我們前進,同時間,保母也趕快告訴我這樣的狀況。我提醒Sabrina:「你剛剛是不是把別針放到口袋裡?」她說「對。」我說:「你應該把它拿出來,因為我們還沒有付錢。」Sabrina馬上反駁說:「我沒有要拿,我只是先放在我的口袋裡,等一下才要結帳。」
我告訴她:「我相信妳不是想拿東西,因為妳還特別把零用錢帶出來,但是對於還沒結帳的東西,我們應該拿在手上,或先放在籃子裡,妳直接放進口袋,很容易讓人家誤解你在拿東西,到時候,不管我們怎麼解釋,也很難讓別人相信你說的話。」Sabrina理解的點點頭,並把別針拿在手上,繼續挑選她想買的商品。
這件事情,讓我想起曾經跟孩子們說過的一個小故事。故事是說:有一位小男孩到便利商店買了四十元的東西,當他付了一百元以後,店員找給他七十元,小男孩轉身走到門口時就愣住了。剛好他在門口遇到前來買東西的堂哥,堂哥問:「你在做什麼?」小男孩說:
「我明明買了四十元的東西,為什麼他找我七十元?」堂哥說
:「店員多找你十元了,我們拿回去還給他吧。」小男孩回答:「我不要,我可以用十元買其他我想要的東西。」
堂哥分析給小男孩聽:「你當然可以用十元去買一枝鉛筆,但是,每當你用這枝鉛筆的時候,你就會想到你自己的不誠實。而且,搞不好這個店員因為這十元,還可能會被老闆給炒魷魚。」
我相信孩子有時會無心的犯下某些危險的錯誤行為,但他們不一定能了解,有時還可能出現錯誤的判讀或反應。我很高興今天Sabrina發生了這個事件,讓我有機會帶著孩子們一起體驗生活,並且從生活中學到許多的經驗與智慧。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相信當孩子們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後,我們就可以更放心的讓他們走出我們的視線之外,去體驗更豐富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