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曜鴻 捏活黏土

林淑妙 |2010.08.16
4614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淑妙台北報導】捏麵人可愛的人物、卡通造型總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項傳統技藝在游曜鴻「古法創新」下,不僅提升了捏塑技巧,他自創的布塑技法,讓作品看起來更加立體、栩栩如生,深受青睞。

小丑   圖/記者林淑妙

從事人形塑像教學已二十年的游曜鴻,受祖母影響,從小對佛菩薩的莊嚴與安詳印象深刻,觀察力敏銳的他,國小便開始嘗試用麵粉來捏塑人形;國中時,捏塑各種動物供養神明,獲得無數讚賞。

至今他已創作逾萬件作品,包括佛菩薩像、飛天女、中國歷史人物、西洋人物、卡通、電玩人物、Q版公仔等,其創作有別於傳統捏麵人,可謂獨樹一格。二○○一年還受聘成為日本人形台灣創作家,為日本培訓老師。

其實,游曜鴻起初決定踏上人形塑像創作之路時,一度受到父親反對,後在沒有師承的情況下,他僅靠臨摹方式學習,此時的父親即是他最好的老師,針對作品給予建議,這樣一路走來,成績傲人。游曜鴻說,創作時最困難的是,紙黏土無法表現細節,作品完成後粗糙、易損、不好保存,再者,就是技巧性問題。三年前他突發異想,自創布與黏土結合的布塑法,短短一天即成功創作達摩像,作品比以往更加立體、生動活潑與寫實。

游曜鴻對自己作品、教學都要求完美,只見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教學很認真、嚴格,要求很高,做不好就重做,但老師從不藏私。」教室聚集來自各地慕名而來的學生,其中不乏遠從美國、馬來西亞等多國人士。

游曜鴻教學有個特色,就是一切先從頭部、臉部表情學起,他說,人形講求的是比例,表情則是作品生動的主因。此外,他也強調創作、教學絕不使用模子塑型,一切僅能臨摹,因此他自創塑型工具,方便學生在創作上能減少挫折,「不管臨摹的結果如何,這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