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素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即牛首山的春光最讓人心蕩神眺,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碧綠芬芳,把水泥建築裏的人們一個個都看醉了。
牛首山海拔七八百米,五六百米處分開成兩個小小的山峰,像牛腦袋上的兩個犄角,牛首山是因此得名。可惜的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轟轟烈烈的大煉鋼鐵運動中,其中一個小山峰發現了鐵礦石,被大量開採用來煉鋼,所以現在只剩下一個犄角,變成獨角牛了。
雖然如此,這兒的野花野草長得特別茂盛,小路兩旁的野草差不多有一人高,走著走著就會被風吹動的草兒掃過面頰。草叢中偶爾閃出幾朵野花,花朵不像家裡院子養的那樣大而鮮豔,可充滿了桀驁不馴的野氣,透露著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半山腰本來有一座很著名的寺廟,是六祖禪宗當年來到此地修煉建起的,叫做宏覺寺。廟中還有一座宏覺寺塔,完全是土木結構,塔門口兩根木柱一個人都抱不過來,雖然表面的紅漆斑駁陸離,可木柱卻仍然兼顧無比,可見當年的選材多麼嚴格。由於寺廟年久失修,後來竟被鄰近的雨花區將廟名據為己有,新建了一座宏覺寺。
後來,牛首山的寺廟重新翻造,可是那個寺名,人家卻無論如何不肯歸還了,無可奈何,只好另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牛頭禪寺。
奇怪的是;那座巍峨樹立的宏覺寺塔還在原地,而先前的宏覺寺卻被人搬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假如六祖禪宗知道了,還不知道該怎麼說呢?
周末假日健行踏青的遊客很多,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的歡聲笑語像風兒一樣漫山遍野飄蕩。年輕人和老人不同,他們來踏青完全是為了釋放工作的壓力、家庭的煩惱,大自然慷慨的展開胸懷吸收了他們的鬱悶。送出了讓人心曠神怡的芳香和色彩。老人們卻將自己的愛默默地留在了山間,他們小心翼翼的觀賞品嘗,用蒼老的手輕輕撫摸著綠草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