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博回來已經一個多月了,世博園區爭奇鬥艷的建築與絢爛的燈光,在我心中都己漸漸淡去。但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一些國家的展覽,帶給我的感動。
大概是日本人深知中國人對日本有複雜難解,含著隔閡與敵意的情結吧。日本館除了展示它的高科技外,花更多空間與時間的
;包括長達十分鐘的舞蹈,述說在日本絕跡的朱←鳥,透過和中國聯手復育後,如今朱←已重新飛翔於日本的天空。
土耳其館則用另一種方式,述說中土兩國驚人的相似。它在入口處就掛著兩國古代的圓型日曆,中國人代表年序與時序的是十二生肖,土耳其代表十二個時序的十二種動物,幾乎與我們的十二生肖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我們排列第五的是龍,它們用的是鱷魚。雖然沒有說明先後或源流,但相似度,已經夠令人印象深刻了。
一百多個國家都將科技、文化精采的一面,展現在大家的眼前。有些國家甚至將鎮國之寶遠渡重洋運來,如法國館的名家名畫、丹麥的美人魚,但波蘭館入口處展示的一段話卻最令我感動。「我們走出陰暗的黑夜,跨出油燈搖曳的茅草房,坐上破舊不堪的火車,奔向夢幻中燈光閃爍的大都市。」這句話謙卑的道盡二十幾年來波蘭人脫離共產黨統治後的奮鬥歷程,如今很自豪於歐洲有一半的電視機,是波蘭製造的。
參觀世博前看報導,有日本媒體,將台灣館評為最佳的展覽館,心中覺得可能是一偏之見吧,參觀後,我不能不說台灣館可能不是最壯觀、華麗、豐富的展覽館,但它一定是最觸動人心的一個展覽館。
由於每梯次限制人數,在其他展館內大多擁擠與紛雜,在台灣館卻是安詳與寧靜。導引的小姐在大家上電梯參觀前,讓大家先聽一首蔡依林的〈台灣的心跳聲〉,小小螢幕前的觀眾,在四分鐘的歌聲裡,忘了場外亂糟糟的擁擠與煩躁,只想如歌詞中所言
:「虔誠點著香,手拿一柱希望。」觀看4D七二○度球型大螢幕台灣風光影片,竟能感受微風、花香、細雨,讓人驚喜。
點天燈時,我看著剛才在館外排隊時煩躁的人,全都安靜低頭選擇自己的祈福語,無論選擇「闔家平安」也好,選擇「夢想成真」也好,看著電子天燈冉冉上升,每一位來賓的心境,都是愉悅與安詳的。
接著,在古箏悠揚中欣賞茶道、品嘗高山茶,接受服務人員送上的伴手禮,幾乎每一位參觀者的評語都是「好溫馨」。那一刻我感覺驕傲,至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