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台東的陳樹菊阿嬤,用擺攤賺來的小錢,點滴省下捐助興學,獲《亞洲富比世》雜誌選入亞太地區「慈善英雄」;在台北,則有八十歲的高江鳳嬌阿嬤,以十五年時間勸募支持佛光山「百萬人興學」,招募逾兩千六百餘人,至今持續不斷。

高江鳳嬌達成招募一千位大學委員,晉級成為圓滿委員,獲星雲大師頒贈證書。圖/記者郭書宏翻拍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有願就有力,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幫助更多學子能上大學念書。」說起話來鏗鏘有力的高江鳳嬌,很難從外表得知她已是邁入「八旬」的老人,只因其舉手投足間散發一種富有「草根」的親和活力。
從基督徒 改信佛教
然而,在她笑容背後,卻隱藏著昔日一段緊張的婚姻與親子關係,在她最苦、一籌莫展之際,她接觸了佛光山,從此改變她往後的人生,也與佛陀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很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夢中的祂看起來是慈悲與智慧兼具的。」高江鳳嬌說,她以前與家人都是基督徒,但自從在一九九六年夢見觀音後,因緣際會下,她接觸了佛光山台北道場,還到高雄佛光山寺「大悲殿」禮拜觀音,一切只為了能改善她與丈夫、孩子的關係。
雙手合十祝禱間,高江鳳嬌時常誠心祈求佛菩薩能賜給她智慧,讓她有力量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正因親近佛法讓她體驗了前所未有的心靈平靜,曾受洗的她改皈依佛教,且積極聽經聞法。
堅持信念 感動司機
就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一場開示中,高江鳳嬌得知大師發起「百萬人興學委員會」,以百萬「大學委員」每人每月捐資一百元,三年為期,凝聚百萬人心力、連結百萬人善緣,共同圓滿百年樹人的建校功德。
「我當下決心要成為大學委員,還要協助大師廣召委員,為教育注入新生命,也為社會盡一份改善力量。」高江鳳嬌說,自從決心招募會員後,立即引起信基督教家人的反對聲浪,但她始終相信,只要堅持做對的事,時間總會證明一切。
一開始募款,高江鳳嬌選擇在新店地區,親切和藹的笑容及平易近人的態度,加上詳盡地向對方介紹「百萬興學」的理念,讓她很快地從親朋好友中收到第一、第二、……第十筆善款,沒想到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她就順利招募到一百位大學委員。
當時從事清潔工作的高江鳳嬌,多搭乘公車作為交通工具,頻繁的程度讓司機忍不住問:「妳到底在做什麼大事業阿?」她心想:「招人做好事的機會來了!」於是向司機先生說明,她勤於奔波所為的就是嘉惠莘莘學子,對方聽了深受感動,二話不說,馬上加入成為大學委員。
積極勸募 眾人響應
「只要每個月捐百元興學,幫自己植福田,也讓家人平安。」已將「百萬人興學」精神理念內化於心的高江鳳嬌,逢人總不忘向他們「推銷」做好事。
一次,她到素食館吃麵,心想還差三名就能達到招募五百名的「菩提委員」目標,於是,她向老闆提及興學一事,一旁賣飲料的店員與客人也跟著「旁聽」,「沒想到,他們聽完後一致表示願意加入!」回想當年,高江鳳嬌臉上還是不禁露出興奮之情。
鄰居對於高江鳳嬌響應百萬興學的熱忱盡看眼底,很多人都是主動找她響應。高江鳳嬌說,像是一位先天罹患小兒麻痺,且領有低收入補助的鄰居蔡女士,得知她正招募大學委員後,省下每天的生活開支,盡己之力支持興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