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自己讀國小的時候,學校老師的孩子,無論是成績、品行、才藝等,常被同學或家長們拿來比較。爸媽是老師,竟成了孩子們的原罪。
「他的爸媽就是學校老師,竟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的心願,唯孩子們是無辜的,他們無法決定自己的親生父母,何苦拿小朋友們的出身來比較呢?
「他的媽媽就是甲班的導師,A同學自己非常乖,可是甲班有好幾個學生很皮,把教室弄得像菜市場,教別人的孩子畢竟有差!」雖然言者無惡意,但老師的子女經常無意間被拿來比較,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倒不是因為老師的小孩,在學校裡的表現機會就會比較多,也比較容易受到重視,每位老師無不期盼公平地對待班上每一個孩子,只是老師們的職場就是學校,他們的孩子很容易讓人拿來做比較。
學校老師和自己的兒女不同校還好,同校或同班更會引起話題。家長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學校老師自己都肯將子女送來上學,那就表示對該校有信心,若能以正面的角度思考,是不是老師的孩子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