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聲計畫 歌詠遊民

 |2010.08.05
121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一位失去雙腿的退伍軍人,一位過氣的替身女演員,一位另有所愛的家庭主婦,一位走到末路的老人……紐約前衛作曲家Robert Ashley書寫五位遊民的歌劇「塵埃」,由劇場導演耿一偉改編成中文版「微聲計畫」,訴說人人都可能有的「無家」感受。

「塵埃」雖然說是歌劇,其實沒有超級美聲、起伏的劇情及豪華舞台,而是Ashley以熟識的家居附近遊民為題材,找來演員互動出文本,說出不同遊民的漂流心事。

他們的「唱」也獨樹一格,Ashley認為,人們的不同口音本來就各有韻律,因此並未找專業歌手,只由演員以吟念方式「歌詠」。

中文版演員找來「無米樂」導演莊亦增、泰雅族行為藝術家瓦旦塢瑪、插畫家姜春年、空間視覺創作者溫曉梅、表演工作者張嫚書,耿一偉說,他們都是邊緣創作者,能夠體會、呼應劇中角色的漂泊心情,多為素人演員的身分,更能傳達劇中要的草根味。

由於主題講述弱勢族群,該劇也將邀請慰安婦阿嬤、婦援會及善牧基金會等受暴個案欣賞,計畫統籌王虹凱說,劇中角色的故事、心情,許多人都應曾經歷過,在片刻照映到心底幽光。

「微聲計畫」明日至八日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演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