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觸內發
從內在角度而言,身體所發的八觸,是因息的出入所致;入息順地大而重,出息順風大而輕,入息順水大而冷,出息順火大而熱,入息順地大而澀,出息順風大而動,入息順水大而滑,出息順火大而粗。四大轉細,所以有八觸。而觸相乃隨行人於修習禪定中,身心轉化的自然現象,不必執取從何而來,因緣無自性生故。
又,此八種相,是由四大變化而來,以四大為體,每一大各發兩相,合稱四大、八觸。動、輕,是「風大」;癢、煖是「火大」;冷、滑是「水大」;重、澀是「地大」。體、用相兼(輕、煖、冷、是體,動、癢、澀、滑是用),則有八觸。
若生起動觸時,或從頭、背、腰、兩腋下、腳等處,漸漸遍身。覺得身體內氣在動,但外在看不出動相,類似體內有風一樣,微微運運;若是從頭至腳,較容易退失;若是腰間發,較能安住;若是從腳發起,大多能對禪定有所升進。
八觸之十功德
若是正當的「動」觸,含有十種清淨功德:(1)空:動觸發時,內心如虛空開闊明亮。(2)明:光淨美妙,皎潔清明。(3)定:一心安隱,無有散動。(4)智:不再昏迷、疑惑,因心靜能快速了解義理。(5)善心:具有慚、愧、信、敬四種善心。(6)柔軟:遠離欲界的粗獷,身心柔軟,隨意舒展。(7)喜:於所得法,心生歡喜。(8)樂:觸法娛心,恬愉美妙。(9)解脫:不再有五蓋煩惱。(10)境界相應:心與動觸之各項功德相應,心不散亂。又能念持相應,而不忘失。或一日、一月、一年,安隱久住,收攝心念,即有如上所說功德。其他的七觸,也是如此。
邪觸
若是於欲界定中所發的八觸,皆是邪觸、煩惱病觸,今從初禪的八觸及十功德,簡別邪、正。邪觸相乃四大調解時,過與不及所產生的,從八觸而言:如動觸發時,坐如平常,身內的氣,不快不慢,悠悠運動,此乃正確的觸相。若是動觸太過(嚴重)時,或身動手起,腳亦隨之;或如著鬼,身手紛動,或是坐時見諸異境,這是動觸太過(增)之相。若動觸發時,未及遍身,如被束縛一般不能動搖,此是動觸不及(減)之相。其餘的輕、冷、煖、癢、澀、滑、重,也是如此。(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