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 降心臟病風險

曾應鐘 |2010.08.02
134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曾應鐘大林報導】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瑞月(見右下圖/人間社記者曾應鐘),發現經常進行太極拳運動會改善自主神經功能、降低膽固醇及運動中心率與收縮壓乘積、提升脂肪細胞分泌的荷爾蒙,進而降低冠狀心臟病的風險,她將此成果,投稿到國際醫學期刊,受到相當重視。

張瑞月於醫學院畢業後,在台北馬偕醫院完成心臟內科專科醫師訓練,八十四年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擔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服務期間,認識了在南華自然醫學研究所就讀的同業吳崇榮醫師,觸發她對自然醫學的興趣,想要以自然醫學的角度來探尋心臟病的預防、治療。她與指導教授余哲仁討論之後,決定要以太極拳對心臟病的影響做為她的研究題目。

她向醫院的人體試驗委員會申請通過後,透過院內一位復健師,請到太極拳老師林福助前去指導,並由院內心臟內外科醫師幫忙尋找願意參加試驗的病患,每周六上午九時到十一時在嘉基九樓禮拜堂的川堂學習太極拳,有五十多人參與。

每三個月,她為這些成員檢測心率變異(自主神經功能)、運動心電圖(心臟適能)、心臟超音波(左心室收縮及舒張功能)、血清生化檢查(血脂肪、血糖、發炎指數)的變化,與三十九位對照組的病患比對。完成九個月的測試後,二○○七年六月,她將這些檢測結果完成碩士論文。

隔年她將太極拳運動後,可提升副交感神經功能,促使心情放鬆,有益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患的預後,投稿至美國的《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獲刊登。

今年六月,她再以跑步機運動試驗,對運動前後的心率、血壓、心電圖的變化,發現運動中心率與收縮壓乘積(代表心肌耗氧量)明顯下降,對降低心臟病的死亡率有相當大的幫助,她將這項發現投稿至美國的《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也獲得刊登。

最近,她鑽研脂肪細胞分泌的荷爾蒙(Adiponectin)對心臟病的影響,有相當的收穫,投稿到歐洲的醫學期刊,目前審核中。

她的太極拳運動班已持續四年多,這種冥想式的醫學運動,對身心放鬆、精神專注、提升心肺適能、老人平衡、免疫功能等裨益甚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