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網路電視豈可「無法可管」

 |2010.08.01
2672觀看次
字級

壹電視申請電視新聞台受阻後,以「網路電視」形式開播,浩浩蕩蕩進行全省公播,並以SNG現場連線。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僅表示,網路電視「無法可管」,但會監看內容,如果違反刑法、兒少法或網路分級等法令規定,仍可透過公權力強制停播。

壹電視沒有執照,網路照樣開播,衝撞廣電生態的企圖明顯,而NCC同意壹電視引進SNG車,無異幫壹電視「開了小門」;和其他案件動輒以「跨媒體壟斷」祭出附款,去年更以高標準審查三中集團的股權交易,還為此召開公聽會,對照前後,NCC似無標準亦無原則。

台灣各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大都可以直接在網頁上收視,但沒有直接以網路播放的電視新聞台。壹電視以創新形式的內容節目投身網路電視,結合寬頻技術與電視最新科技,讓國內觀眾及早進入數位匯流時代,勢必掀起新一輪的傳播科技與傳播型態革命。NCC若僅以「無法可管」來因應此一巨大變革,無法跟進時代腳步,實有虧職守。

壹傳媒引進台灣後,攪亂了媒體生態,大膽作風引起極大非議,尤其數月前推出的「動新聞」,以動畫製播新聞,更遭社會大眾的撻伐及疑慮。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科技與「網路匯流」媒體的創新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色情業者已經針對蘋果電腦的最新款手機iPhone 4的視訊電話功能,提供真人交談的色情電話服務。因此國人對「動新聞」的疑慮,不是沒有道理的。

「動新聞」可能涉及腥羶色是一回事,但不該與新傳播科技及新閱聽觀念混為一談。民視早與台灣移動媒體科技共組「台灣手機電視台」,又和台灣大哥大、威寶電信與中華電信聯手,手機用戶可收看民視無線台、新聞台、交通台、綜藝娛樂台等十一個直播頻道,也開啟新傳播科技及新閱聽習慣的里程碑。

手機是數位時代影響人們生活的重要傳播載具,二十四小時無時無刻不制約著人們的行動;隨著多功能的運用,手機更成為結合資訊、娛樂與溝通的平台。手機與網路連結後,收看電視新聞更是未來趨勢;透過YouTube或網路VOD(Video on-demand)模式報導新聞,更是數位匯流時代的先聲,民眾長期閱聽習慣遲早都會轉型。

行動電視服務的特點,在於將傳統電視「行動化」與「即時互動化」;許多電視受眾的收視習慣與認知行為勢必被顛覆。行動電視服務包含網路、手機新聞,發展出多元的服務功能與創新內容;加上新式載具持續開發,NCC等主管機關須有宏觀前瞻的政策來主導與管理,協助整體業界的加速發展,才能避免腥羶色的歪風。

新科技在消費者接受與需求面的相關研究,一直是產品服務及行銷經營的關鍵,台灣業者對消費者與市場反映的掌握不足。壹電視企圖衝撞廣電生態,其結果如何尚待觀察。NCC在此「沒有法律可以管束」期間,實宜未雨綢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