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三十五歲的吳佩菁今年四月以六根琴搥研究分析論文拿到博士學位,展開她相隔七年來首次的獨奏會,但在舞台下,同時也面臨公公的病逝打擊,但她仍堅定在舞台上以六根琴搥演出多首難度很高樂曲。吳佩菁談到,人生本來就會面臨不同的挑戰,而她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
十八歲時就擔任朱宗慶打擊樂團的首席,吳佩菁從小接觸音樂,在國小老師啟蒙下,加入學校節奏樂隊班,接著是隨著學鋼琴的哥哥旁聽時,聽到老師彈「少女的祈禱」,深深打動她的心,開啟她對音樂的狂熱。
考進台中曉明女中音樂班後,遇到剛返國的打擊樂宗師朱宗慶,成為他第一批的學生,也開始她此後二十多年的打擊樂學習及演出生涯。
持續不輟的努力和練習,吳珮菁學會同時拿六枝琴棒演奏樂曲,不但成為全台首位用六枝琴棒的演奏者,同時也聞名國際。
吳佩菁展示自己的手並不大,而練習時常是流血、結疤,反覆的發生,最後長滿了繭,但她淡淡地說,這沒什麼,皮破了自然就會好,練習頻率高時總是常發生。憑著這種毅力,她的六根琴槌可以在演奏時運作靈活,讓木琴演奏音樂更豐富多變;至今她的演奏生涯已超過二十個年頭,累積超過一千五百場的演出。
在學術路上,吳佩菁也努力以赴,在美國九個月就獲得碩士學位,今年獲得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博士,她接著返台於四月起舉辦七年沒辦過的獨奏會。
獨奏會期間,疼愛她的公公病逝,沒有睡好,仍強打精神站在舞台上演出;她感謝這麼多年樂團訓練,無論如何演出是要對觀眾負責,人生總是有很多挑戰,最重要的是全力去做好。
打擊樂家吳佩菁以六根琴搥研究分析論文拿到博士學位,並以六根琴搥的演奏讓國際樂壇驚艷。陳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