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長江流域多個省份持續降雨,致使長江上游水量急速增加,被稱為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三峽大壩,將面臨「建成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戰」,洪峰流量將超過一九九八年大洪水時的上游洪峰流量。
長江水文局局長王俊表示,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幹支流流量大幅增長,岷沱江、嘉陵江等河流來水持續快速增加,加上降雨仍將持續,預計未來兩日長江上游洪峰流量,有可能達到六萬五千立方公尺/秒,將是三峽船閘通航七年來最大洪峰,也是一九九八年以來長江三峽河段最大洪峰。
此次洪峰來臨,正逢三峽北線船閘停航檢修、南線船閘單線運行階段,三峽通航面臨巨大考驗。同時,在三峽入庫流量達到四萬五千立方公尺時,三峽船閘將停止通航。
三峽水庫繼七月十日今年入汛以來首次洩洪,十七日再度開閘洩洪。中國媒體引述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部門的官員指出,三峽洩洪未加重下游防汛負擔。
在面對媒體與民眾質疑三峽水庫為何在汛期洩洪的疑問時,三峽樞紐建設運行管理局的高級工程師趙木森表示,三峽水庫對上游的洪水調節作用確實大,「但不能確保天下太平」。因此,汛期及時騰出水庫的防洪庫容,可以更有效地調節和控制宜昌以上洪水來量。
長江防總會商認為,本次長江上游的洪水峰值雖然將超過一九九八年長江上游洪水的規模,但洪水的時間過程、總的洪水量不及當年洪水,加上三峽水庫的調控,將減輕中下游的防洪壓力。
連日來長江上游區域持續降大到暴雨,長江上游各主要支流普遍出現大洪水,支流洪水匯入長江後,長江幹流寸灘站的流量持續增加,十八日十五時已增至四萬兩千三百立方公尺。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最新報告指出,目前長江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的洪水都超過警戒線。
一九九八年夏季,中國南方持續不斷的豪雨,使長江經歷了自一九五四年以來最大的洪水。加上東北的松花江、嫩江氾濫,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總共有二十九個省、市、自治區都身受其害,受災人數上億,近五百萬所房屋倒塌,兩千多萬公頃土地被淹,經濟損失達一千六百多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