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是人生無可避免的過程,隨著年紀增長,伴隨著身體感覺的遲鈍、反應變慢、肌肉活動力減弱等,使得人對環境的適應力降低,若再加上認知功能障礙、視力不良等,更增加了老人跌倒的危險因子。
老人服用的藥物種類多,其副作用也是造成老人跌倒的因素。例如:降血壓藥會使血壓下降,可能造成頭暈而跌倒
;部分降血糖藥,如服藥後未能及時進食,也可能因血糖過低而跌倒;散瞳劑則會因視力模糊造成跌倒,還有鎮靜劑、安眠藥、抗憂鬱藥、帕金森氏症藥、抗痙攣藥、肌肉鬆弛劑、抗組織胺等作用於中樞神經的藥物,有時會有肌肉無力、疲倦嗜睡等副作用,都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為避免老人因跌倒而恐懼,導致活動力減弱,造成生活不便,事前能多一分預防就多一分保障。領藥時可詢問藥師藥品相關注意事項;服藥前多幫家裡的長輩詳看藥袋上的副作用及警語,確認服用後是否有跌倒的風險;若服藥後覺得精神不濟,建議可將服藥時間調整到睡前,以減少不適的症狀。
另外,於夜間起床時需放慢腳步,使用柺杖支撐或加裝扶手,房間及廁所留一盞燈,亦不失為預防跌倒的好方法。
老人易跌倒不僅老人家痛苦,也加重照顧者的負擔,平常多注意關懷家中長輩,並隨時警覺易造成跌倒的因素,就能讓老人的居家安全多一分保障。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