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肝硬化患者若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降低未來產生肝癌或肝硬化持續進展的風險,但醫藥費高。
七月一日起,健保局開放肝硬化患者檢測血中病毒、超音波等檢測費納入健保,預估患者每人每年省約五萬元藥費。
台中榮總胃腸科醫師楊勝舜表示,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造成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C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或亂服用藥物等因素也會產生肝硬化,如能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確實可降低未來產生肝癌或肝硬化持續進展的風險。
楊勝舜指出,健保局去年十一月起實施B肝用藥擴大給付,但肝功能指數正常的肝硬化患者不在給付範圍內。今年七月起,健保局進一步開放肝硬化患者納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給付範圍,給付對象需符合血中病毒量大於每毫升二千單位(換算為每毫升一萬病毒顆粒),且經超音波診斷或肝穿刺證實為肝硬化患者。
此外,健保局也從今年七月起,將B肝第一線藥物產生抗藥性所使用的第二線治療藥物給付期限,由原先二年延長為三年,若停藥後復發得合併療法再治療一次,療程為三年;或以干擾素再治療一年,預計將有二千名以上患者受惠,每人每年可省下九萬元藥費,同時減輕慢性B肝病毒感染帶來的傷害。